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法塔赫于1956年开始筹建,1959年在科威特正式成立。
1963年在阿尔及利亚设立第一个办事处。
阿拉法特
1965年1月1日,“法塔赫”打响武装反对以色列占领的第一枪,标志着巴解组织进入了武装抵抗以色列的新阶段。“法塔赫”主张在整个“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民主国家”,坚持武装斗争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方式”。随着军事力量迅速发展壮大,“法塔赫”在巴勒斯坦人民中的威望日益提高,并受到阿拉伯国家的重视和支持。在1969年2月举行的第五届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会议上,法塔赫”获得33个席位,约占总席位的1/3,阿拉法特也当选为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从此,“法塔赫”开始左右巴解组织的内外政策,它所坚持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着巴解内外政策的主流,同时也逐渐为巴勒斯坦其他组织所接受。
1982年夏天,法塔赫于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之后做出决定,将总部从贝鲁特迁至突尼斯,总部下设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地区委员会。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东形势的变化和中东和平进程的发展,“法塔赫”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立场逐渐趋于温和、务实,主张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并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和平解决阿以冲突。
2005年4月9日,“阿克萨烈士旅”的武装人员在加沙城参加示威游行。
2006年1月,长期主导巴政坛的法塔赫在巴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失利。
2011年5月4日,法塔赫在埃及首都开罗同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以及独立政治人物在内的13个派别的代表签署和解协议。巴勒斯坦各派系是经过18个月的冗长谈判后,才达致和解协议的。该协议的签署结束了法塔赫同哈马斯之间长达四年的对立状态,目的是统一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两个对立政府。按照协议,法塔赫与哈马斯将组建过渡政府,然后在一年内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1]
法塔赫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代表大会,大会闭会期间由革命委员会行使最高权力。革命委员会,由“法塔赫”代表大会(一般500人)选举产生,负责选举产生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是法塔赫的最高领导机构,下设主管军事的“暴风”部队总司令部以及财务、外交、组织和宣传等部门。从1980年5月法塔赫第4次代表大会以来,亚西尔·阿拉法特一直担任中央委员会主席兼“暴风”部队总司令。阿拉法特去世后,法鲁克·卡杜米继任中央委员会主席。
法塔赫的代表大会应该每5年召开一次,但“五大”于1989年8月召开后,由于内外局势动荡,新一届会议屡次推迟。
2006年1月,哈马斯在立法委员会选举中击败阿巴斯领导的法塔赫,获得多数席位。2007年,法塔赫与哈马斯爆发冲突。哈马斯夺取加沙地带控制权,法塔赫实际控制约旦河西岸地区,巴勒斯坦陷入分裂。在埃及斡旋下,法塔赫与哈马斯于2017年10月达成最新和解协议。
2009年8月4日,为期3天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第六次代表大会4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开幕,这是法塔赫在时隔20年后首次召开代表大会,也是首次在巴勒斯坦本土举行的代表大会,引起了舆论和媒体的高度重视。
此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为选举法塔赫新领导人、修订法塔赫行动纲领和调整对以色列的政策等。大会将从2200多名代表中选出120名法塔赫革命委员会新成员,再从中选出21名中央委员会成员及其领导人,以实现现任领导层的“更新换代”,为法塔赫的领导机构补充新鲜血液。不过,由于控制加沙地带的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禁止400名法塔赫代表离开加沙,因此实际参会代表只有1800人左右。
与会代表们还将对一份有关调整对以色列政策的文件草案进行讨论。该草案旨在实现对以斗争形式的多样化,如对扩建的犹太人定居点实施温和抗议、在隔离墙地带进行集会等。不过,该草案中还是保留了对以色列使用武力的权力,而且还预设了在巴以和谈陷入僵局或破裂的情况下,法塔赫单独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宣布巴勒斯坦为独立国家的可能性。
2019年9月26日,阿巴斯在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发言中提到,将推动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和东耶路撒冷举行大选,并呼吁联合国及相关国际机构对此进行监督。
2019年10月1日,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宣布,将与巴勒斯坦各派就举行大选展开协商。法塔赫中央委员会委员达莱尔·萨拉玛告诉当地媒体,法塔赫将成立一个由法塔赫副主席马哈茂德·阿鲁勒领导的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在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发布大选令前与各派就大选相关事宜进行协商。
解决棘手问题
2009年8月4日,为期3天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第六次代表大会4日在约旦河西岸城市伯利恒开幕,这距上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已经时隔20年。2000多名代表将在会上总结近些年来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制定法塔赫未来的发展战略。
在阿拉法特当政时期,法塔赫一直在巴勒斯坦内部占据着领导地位。随着哈马斯的一步步崛起,法塔赫的势力范围日益缩水,并且组织内部的腐败问题也逐渐恶化。在这场为期三天的代表大会上,与会人员将着重讨论法塔赫能否与以色列达成和平协议的问题。代表们认为,一旦以色列站在了法塔赫这边,那么组织腐败与存在合法性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并且法塔赫还将有实力与哈马斯一决高下。
对于法塔赫来说,随着2004年阿拉法特的逝世,自身实力也走上了下坡路。2006年议会选举中法塔赫史无前例地败给了哈马斯,并且在2007年丧失了对加沙地带的控制权,两大棘手问题给阿巴斯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内部新老交替
作为与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领导人马尔万·巴尔古提有着密切联系的法塔赫高层,阿布·艾因在此次大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伯利恒,面带微笑的阿布-艾因与来自黎巴嫩、叙利亚、约旦河西岸等地的代表交换意见,听取他们的看法。阿布·艾因表示:“此次大会的主题是改变。鉴于过去失败的教训,有八成的领导人必须立刻下台,这是整整一代人的新老交替。”现年50岁的阿布·艾因曾在以色列的监狱中度过10年时 间,他对法塔赫“老态龙钟”的现状颇为不满。阿布-艾因指出,法塔赫执行委员会中大多数成员的年龄都接近70岁,有的人甚至已是八旬老翁。
但是,法塔赫内部的守旧派以及阿拉法特的亲信则极力抵制改革,害怕丧失手中的权力。一位来自黎巴嫩的代表警告道:”一旦内部的结构调整出现问题,那么法塔赫将彻底丧失重新崛起的希望。”然而,作为阿拉法特继任者的阿巴斯则对改革表示支持,欲借代表大会之机对组织进行“大换血”。
以色列密切关注
法塔赫近20年来的首次代表大会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而以色列方面则将目光聚焦在法塔赫是否愿意进行谈判的问题上。法塔赫于公布了一份41页的提议草案,指出以武装斗争为主的传统思路亟待转变。草案中还透露出一个信息:除非以色列彻底冻结犹太人定居点,否则法塔赫不会与其签订和平协定。这份提议草案将被提交给代表大会,经与会代表审议后方可批准生效。[2]
下属军事组织“暴风”突击队、“法塔赫”拥有坦齐姆组织、“阿克萨烈士旅”(2007年底解散)等多个军事派别。
法塔赫所属的武装部队称为“暴风”部队,分编为雅尔-穆克旅、卡斯特勒旅、卡拉玛旅和艾吉纳丁旅。此外还有海上武装力量(以武装摩托艇为主)和特别行动部队。1982年6月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其兵力主要分布在黎巴嫩的贝卡谷地和的黎波里地区,以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等国。
法塔赫在1980年5月第4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政治纲领申明,其目标是“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思想上消除犹太复国主义实体,在整个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个民主的巴勒斯坦国”。黎巴嫩战争爆发后,法塔赫内部在政治目标和斗争手段等问题上的分歧表面化。以阿拉法特为首的多数派明确表示接受联合国有关巴勒斯坦问题的所有决议,接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一个国家的主张,认为在坚持武装斗争的同时,应侧重政治和外交努力,愿意通过谈判解决巴勒斯坦问题。而反对派则坚持要在巴勒斯坦全境建立一个统一和独立的国家,不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强调武装斗争是争取解放的唯一途径,拒绝政治谈判,反对各种和平方案。政治分歧加剧和外部势力的插手,终于导致法塔赫组织上的分裂。
1983年5月,以法塔赫革命委员会委员、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武装力量作战部部长阿布·穆萨等人为首的部分法塔赫军官宣布脱离法塔赫,成立“巴勒斯坦革命运动”,两派发生武装冲突。随后,法塔赫反对派同“人阵”(总部)、“闪电”、“人斗阵”组成“民族联盟”。1985年3月,法塔赫反对派又同这 3个组织及“人阵”、“巴解阵”组成“巴勒斯坦民族拯救阵线”。
机关刊物为《法塔赫》周刊,广播电台为“暴风之声”电台。
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重要人物有:亚西尔·阿拉法特、马哈茂德·阿巴斯、马尔万·巴尔古提。
综述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同为巴勒斯坦重要的政治派别。它们本应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但却因为政治理念分歧等方面的原因,出现今日兄弟反目的尴尬局面。
哈马斯(阿拉伯语:?????,英语:Hamas)是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的简称。该组织成立于1987年,是巴勒斯坦的一个伊斯兰运动组织和政党。哈马斯的主要目标就是“将以色列从地图上消除”,并在现以色列、约旦河西岸以及加沙地带等地区建立伊斯兰神权国家。为实现这一目标,哈马斯不惜诉诸武力。该组织走向两个极端:一面从事慈善事业,另一面进行对以色列的攻击活动。同情巴勒斯坦的人特别是穆斯林人士往往认为哈马斯是反以英雄,亲以色列的西方人士往往认为哈马斯是恐怖组织。[3]
反目在反以斗争中,哈马斯与法塔赫曾经并肩战斗。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巴以和平进程启动后,由于哈马斯坚决反对巴以和谈,双方矛盾日渐明显。
2000年9月底巴以大规模流血冲突爆发后,哈马斯在以色列实施的“定点清除”中遭受重创。此后,哈马斯在表示不放弃武装斗争的同时,开始参与政治。2006年1月,哈马斯在巴立法委员会选举中一举击败主导巴政坛将近半个世纪的法塔赫,赢得大选。此后,两派武装人员和支持者之间发生数起武装冲突,造成人员伤亡。由于拒绝承认以色列、拒绝放弃暴力、拒绝接受巴以业已签署的协议,哈马斯单独组建的政府遭到以色列和一些西方国家的抵制,陷入财政危机。哈马斯被迫寻求与法塔赫联合组阁。[3]
冲突2007年2月,哈马斯与法塔赫就组建联合政府签署“麦加协议”。同年3月17日,巴民族联合政府宣誓就职。由于哈马斯领导的准军事力量经常与法塔赫领导的安全部队发生冲突,法塔赫一直要求解散这支准军事力量或将其并入安全部队,但遭到哈马斯的拒绝。哈马斯与法塔赫之间由此再度爆发冲突。2007年6月14日,哈马斯夺取了加沙控制权。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宣布解散由哈马斯主导的民族联合政府,在约旦河西岸组建了过渡政府。此后,双方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3]
和解2017年10月12日,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领导的巴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与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埃及开罗签署协议,同意和解,结束长期分裂的局面。法塔赫将于12月1日前接管由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4]
上一篇:范帅琦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