倴城镇
滦南县
滦南县1946年建置,因位于滦县南部,故名滦南县。建县时间虽短,但境地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商汤王十八世纪,封墨胎氏于孤竹。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县地属燕,仍为孤竹国。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231年),县地属燕国。
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王翦破燕,县地属秦。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县地属辽西郡。
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立卢绾为燕王,县地入燕,属辽西郡海阳县。
东汉,县地仍为辽西郡海阳县。
三国时期,县地入曹魏,属辽西郡海阳县。
晋,县地属辽西郡海阳县,继先后为段氏“辽西公国”、慕容氏前燕辖地。
南北朝时期,东魏武定八年、北齐高洋天保元年(550年),新昌更名为卢龙,县地属卢龙。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析卢龙置马城县,属平州。治所在今滦南县东北部的马城村,遗址尚存。这是滦南县境内最早设置的县级建制。
辽天赞二年(923年),置滦州永安军,属平州辽兴军。滦州之名始此,马城属之。
金天会元年(1123年)夏六月,张珏以平州降宋,改马城为安城。天会二年(1124年)夏六月,金复取平州,安城复名为马城。
元至元五年(1268年),省马城入滦州及乐亭,县地属永平路滦州。
明代(1368—1644年),滦州属京师省永平府。县地属滦州。
清代(1644—1911年),基本上沿袭了明代建置,将原京师省改为直隶省。县地属直隶省永平府滦州。
民国元年(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后,县地属直隶省津海道滦县。民国17年(1928年)撤销津海道,改直隶省为河北省。
民国21年(1933年)5月,国民党政府与侵华日军签定《塘沽协定》,划冀东为非武装区。1935年,殷汝耕在通县建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22县,县地属滦榆区。
抗日战争时期,县境基本上是两种政权并存。
民国25年(1937年)芦沟桥事变,全国抗日战争开始。河北沦陷后,建立了伪政权,县地属冀东道尹公署滦县所辖。
随抗日战争的深入发展,冀东抗日革命根据地逐渐建立,县境为晋察冀边区冀东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
抗日战争结束后,滦县改称滦南县佐公署,驻地倴城,属冀东区行署第十三专署(冀东行政公署)。
民国37年(1947年)4月21日,滦南县佐公署改称滦南县政府。
民国37年(1947年)2月,国民党在倴城建立滦宁县,12月中旬,滦宁县政府逃到董各庄(今属宋道口镇)。1948年5月,又逃到滦县,被改编为河北省保安第五团。至此,滦宁县自然消亡。
滦南县
民国38年(1948年)5月16日,十三军分区部队攻克国民党晏各庄据点,滦南县全境解放。1949年1月底,河北省全境解放。3月7日,冀东区行政公署划属华北人民政府领导。11日,冀东区行政公署恢复冀东行政公署名称。滦南县属第十二专属。
1949年8月1日,华北人民政府全面调整行政区划,撤销行政公署,恢复河北省,建立唐山专署,滦南县为其所辖。
1954年7月,撤销滦南县建置,并入滦县。
1958年11月29日,撤销滦县建制,建立唐山市滦州区。原滦南县境内分别划归滦州区、乐亭县和唐山市柏各庄区。
1961年,部分公社划归丰南县。
1963年1月,恢复滦南县建置,隶属于唐山地区专员公署。
1968年,唐山地区专署改称唐山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改称唐山地区行政公署,滦南县为其所辖。
1983年5月16日,唐山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实行市管县体制,滦南县归唐山市领导。[1]
位置境域滦南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东南部,东临乐亭县,西与丰南区交界,西南与曹妃甸区毗连,南濒临渤海,北接滦州市。地处东经118°12′—118°53’、北纬39°12′—39°39′之间。县域面积1482.6平方千米。
地质滦南县位于华北地层区燕山分区唐山小区的东南部,境内被巨厚的新生界松散地层覆盖。大地构造位置处于燕山沉降带与华北凹陷区接合部位,两者以昌黎大断裂分割开来,均属于中朝地台上的两个Ⅱ级构造单元。自北向南分布有山海关隆起、黄骅凹陷两个Ⅲ级构造单元。
地形地貌滦南县境内无山地丘陵,海拔最高37.4米,最低0.9米,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趋势,由西北向东南平缓倾斜。虽然全部属于平原地貌,但形成的过程仍有差异。北部与滦县,西北部与丰南、唐山市古冶区接壤处,为北部洪积冲积扇的扇缘部,地势较高,一般海拔25—30米。地面坡度为0.5—1.5‰。主要为滦河冲积物,以粉沙和细、中沙组成。绝大部分陆地为冲积平原,一部分是5000年前冰后期最大海侵界以西的冲积平原;一部分是由滦河在历史时期形成的河道带。海拔5—25米,地面坡度一般为0.5—2‰。境内河流较多,但基本上属于滦河水系。县境东部处于滦河下游,土壤沙黏相间。西部处于沙河下游,土质甚沙。南部为海积平原,分布在高潮线至冲积平原之间,南堡、司各庄一带宽达15千米。海拔0—3米,地面坡度为0.1‰左右,极为平坦,土壤是由河流冲积物入海沉积逐步淤积而成,由黏土质沙和沙质黏土构成。海岸线以上到滨海平原的一部分为沿海滩涂,由于海相沉积属于淤泥,质地一般较黏重。拥有耕地7.2万公顷,滩涂4.2万公顷。
气候滦南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具有冬干、夏湿、降水集中、无霜期较长、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的特点。春季,气温回升快,但冷暖空气交锋频繁,天气乍寒乍暖,日温差大,早春偶有倒春寒天气发生,风大雨少,气候干燥,多春旱;夏季,受暖湿气团控制,形成高温、高湿闷热天气,并具有降水集中、雷电、暴雨、大风、高温、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多发的特点;秋季,随蒙古冷高压日益加强,太平洋副热带髙压南撤东退,致使天气晴朗,昼暖夜凉,气温迅速降低,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冬季,受蒙古冷空气影响,天气寒冷干燥,降水稀少,盛吹西北风。
气温2017年,滦南县平均气温12.3℃,较常年(11.4℃)偏高0.9℃,年极端最高气温38.0℃,出现在6月15日,年极端最低气温-17.6℃,出现在1月21日。冬季(1—2月)季平均气温-2.0℃,较常年偏高1.5℃。其中,1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2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7℃。春季(3—5月)季平均气温13.6℃,较常年偏高1.7℃。其中,3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6℃,4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9℃,5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5℃。夏季(6—8月)季平均气温25.1℃,较常年偏高0.7℃。其中,6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6℃,7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4℃,8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2℃。秋季(9—11月)季平均气温12.6℃,较常年偏高0.2℃。其中,9月份较常年偏高1.8℃,10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5℃,11月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5℃。12月份平均气温-2.2℃,较常年偏高0.5℃。
降水2017年,滦南县降水量510.7毫米,比常年偏少70.0毫米,偏少1成。冬季(1—2月)季降水量21.7毫米,较常年偏多14.3毫米,为常年值的2倍,其中1月份降水量12.8毫米,较常年偏多9.6毫米,为常年同期值的4倍,2月份降水量8.9毫米,为常年值的2倍多。春季(3—5月)季降水量22.7毫米,较常年偏少9毫米,偏少7成多,其中3月份降水量3.4毫米,较常年偏少6.8毫米(偏少6成多),4月份降水量2.0毫米,较常年偏少23.2毫米(偏少9成多),5月份降水量17.3毫米,较常年偏少32.9毫米(偏少6成多)。夏季(6—8月)季降水量392.3毫米,较常年偏少6.5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值,其中6月份降水量83.9毫米,较常年偏多6.2毫米,7月份降水量158.0毫米,较常年偏少15.7毫米,8月份降水量150.4毫米,较常年偏多3.0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值。秋季(9—11月)季降水量74.0毫米,较常年偏少11.2毫米,偏少1成多,其中9月份降水量15.8毫米,较常年偏少30.9毫米,10月份降水量58.1毫米,较常年偏多28.9毫米,11月份降水量0.1毫米,较常年偏少9.2毫米。12月份无降水,较常年偏少3.7毫米。
日照2017年,滦南县总日照时数2552.3小时,较常年偏少134.7小时,偏少5%,年日照百分率58%。1—2月日照时数351.2小时,较历年同期偏少32.8小时,偏少近1成;春季(3—5月)日照时数802.3小时,较历年同期偏多43.8小时,偏多0.6成;夏季(6—8月)日照时数630.5小时,较历年同期偏少84.6小时,偏少1成多;秋季(9—11月)日照时数583.9小时,较历年同期偏少69.6小时,偏少1成多,12月份日照时数184.4小时,接近历年同期值175.9小时。年平均风速2.8米/秒,十分钟最大风速12.8米/秒,风向ESE,出现在8月5日;瞬时极大风速23.0米/秒,风向S,出现在8月3日。
天气现象出现日数2017年,滦南县降雨日数58天,降雪日数7天,大雾日数15天,轻雾日数205天,未出现霾,大风日数9天,雷暴日数17天,积雪日数24天,最大积雪深度9厘米,结冰日数125天,无霜期215天,终霜日为3月27日,气温≤0.0℃的终日为3月21日。全年在6月23日、7月21日、8月3和8月16日出现暴雨;年内在1月20日出现一次较强降温过程。
水文滦南县属海河流域,河流除东部的滦河外,境内均为沿海支流小河。自东向西有小青河、泝河、北河、杧牛河、小青龙河、双龙河、岳家河等8条自然河流。上述河流均为季节性河流,除杧牛河、小青河外,其余各河均发源于外县区,各河直接或间接汇入渤海。此外尚有人工开挖的灌排两用的第一泄洪道、第二泄洪道、溁乐干渠、滦柏输水干渠纵贯全境。
土地资源滦南县境内拥有林地面积42.6万亩,森林覆盖率30.8%;拥有湿地面积3.63万公顷。
生物资源滦南县海洋鱼类主要有鲈鱼、梭鱼、杂鱼、牙鲆、红鳍东方鲀、大菱鲆;虾蟹类主要有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海、淡水均可养殖)、虾姑、毛虾、三疣梭子蟹、天津厚蟹、日本缚;贝类主要有杂色蛤、文蛤、青蛤、四角蛤、毛蚶。其他海产品有乌贼、鱿鱼、海蜇。淡水鱼类主要有草鱼、鲤鱼、鲢鱼、鲫鱼;虾蟹类主要有河蟹和南美白对虾。
滦南县拥有湿地野生植物230多种,浮游植物107种,甲壳类动物49种,软体动物63种,昆虫280多种,鱼类120多种。哺乳陆生动物常见的有17种,主要是刺猬、草狐、草兔、黄鼠狼等。海洋生物主要是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浮游生物的优势种主要有中肋骨条藻、棱曲舟藻、圆筛藻和有槽直链藻。
滦南县鸟类资源丰富,有307种,占全国鸟类种数(1371种)的22.4%,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东方白鹳、黑鹳、白头鹤、白鹤、大鸨、中华秋沙鸭、遗鹃等9种,占总数的2.93%,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白天鹅、隼、雕、鹤、鹰、鸮等41种,占总数的13.36%,有207种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重要的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鸟类,占总数的67.4%。以海淡水湿地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是暖湿带地区最为完整和较为广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内陆和环太平洋鸟类迁徙路线上的停歇地和栖息地繁殖地之一,每年翔集鸟类有10多万只,以鸥类、鹆鹬类居多。其中红腹鹬种群数达9300多只,近危物种半蹼鹬种群数量1100多只。
滦南县野生植物种类丰富,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野菱,也有黎科、菊科及互花米草(大米草)等耐盐植物。
矿物资源滦南县矿物资源主要有铁、煤和石油等。滦南县铁矿资源丰富,初步探明储量约为15亿吨左右,远景储量20亿吨。其中,马城铁矿矿区面积29.1平方千米,铁矿详查储量为10.44亿吨,估算深部储量5亿吨左右,是亚洲最大的地下单体铁矿;司家营南区大贾庄铁矿矿区总面积38.69平方千米,储量约为1.5亿吨;李夏庄铁矿矿区面积7.5平方千米,储量2016.2万吨;湛店子铁矿矿区面积17平方千米,东临马城铁矿,西临大贾庄铁矿,北临司家营铁矿(属深县),南临长凝铁矿,储量约3000万吨;长凝铁矿西起东染各庄、方泡、杜土村一带,东至魏庄、东沙窝,南起郭城子、大二里庄,北至宋庄(属滦县),面积29.50平方千米,储量约5亿吨。滦南县煤矿分布在青坨营、小水坡一带,属于开溧煤矿的延伸。溧南县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南堡、高尚堡、柳赞一带沿海及渤海湾沿海,储量超10亿吨的南堡大油田位于滦南县南部沿海。深南县在柏各庄、南堡、柳赞、高尚堡一带存在地热资源,深度1200米左右,温度30—60℃。滦南县建筑用沙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宋道口镇、程庄镇、扒齿港镇一带。
水资源滦南县水系流域面积812.72平方千米,河道总长249千米,径流总量1.27亿立方米,年排水量1.49亿立方米。
滦河全长888千米,流域面积44750平方千米。滦河在滦南县境内长15千米,流域面积52.92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50.3亿立方米。
小青河全长51千米,流域面积107平方千米,其中在滦河县境内长47千米,流域面积89.9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553.8万立方米。
北河全长27千米,流经滦南县18千米,流域面积156.1平方千米,滦河县占123.1平方千米。
泝河全长33.4千米,流域面积206.4平方千米,其中在滦南县境内7千米,流域面积16.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115.5万立方米。1956年兴建国营柏各庄农场,开挖滦柏干渠,占用泝河河道中游段(流经滦南段长51.5千米)。现泝河上游段,即是未被滦柏干渠占用的泝河上游河道,从泝河发源地流经程庄镇徐家庄、段庄、小贾庄、大贾庄、东大马庄至殷庄村东入滦柏干渠,最大排水流量55立方米/秒。
杧牛河全长16.2千米,流域面积60平方千米。
小青龙河在滦南县境内长45千米,流域面积295.7平方千米。
双龙河在溧南县境内长31.5千米,流域面积121.3平方千米。
岳家河在涞南县境内长8.2千米,流域面积11.5平方千米。
2017年,滦南县平均降雨量510.7毫米,地下水总量1.66亿立方米。
海洋资源滦南县海岸线长度为41.08千米,海域面积为8.04万公顷。
风力资源滦南县南部沿海地处渤海湾畔,属风能较丰富地区。由于潮汐及海风作用,开发建设风力发电场纵深区域可以延伸至水深30米以上,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全县辖16个镇:倴城镇、宋道口镇、长凝镇、胡各庄镇、坨里镇、姚王庄镇、司各庄镇、安各庄镇、扒齿港镇、程庄镇、青坨营镇、柏各庄镇、南堡镇、方各庄镇、东黄坨镇、马城镇。县政府驻倴城镇。
截至2019年10月,滦南县辖1个街道、16个镇。县政府驻友谊路街道。
辖区详情友谊路街道倴城镇宋道口镇长凝镇胡各庄镇坨里镇姚王庄镇司各庄镇安各庄镇扒齿港镇程庄镇青坨营镇柏各庄镇南堡镇方各庄镇东黄坨镇马城镇人口截至2017年末,滦南县户籍总人口571357人,按可比口径比年初减少4415人。倴城镇人口增加最多,年末总人口100455人,比年初增加144人。年内全县出生人口6449人,人口出生率11.24‰,比2016年增长0.84‰;死亡率16.88‰,比2016年增长12.21‰;自然增长率-5.66‰。
2021年6月1日,唐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发布,滦南县常住人口为508538人。
民族2017年,滦南县有少数民族人口17993人,28个少数民族成分,占全县总人口的3.15%,有13个少数民族村,均为满族村,包括长凝镇后苏各庄、晏各庄、张鲁庄、柳行、北王各庄,宋道口镇宋道口村、艾庄子、西桥、港北、东泽坨、司营,倴城镇北营村,程庄镇肖庄村。人口较多的有满族1.58万人(主要源于1644年清军入关满族人南下和1995—1997年修建桃林口水库青龙满族自治县移民),壮族610人,布依族526人,蒙古族368人,苗族218人,其余为百人以下。
宗教2017年,滦南县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信教群众3000余人,其中天主教355人,基督教1500余人,佛教1500余人,伊斯兰教30人左右。有天主教堂3处,分别是长凝镇西暖泉天主教堂、马城镇东营天主教堂、青坨营镇崔新庄子天主教堂;基督教家庭活动点3处,分布在倴城镇靳营村、东黄坨镇郝各庄村、安各庄镇高横坨村;佛教家庭活动点4处,分布在倴城镇东南街村、倴城镇王庄子村、胡各庄镇戚庄村、胡各庄镇东胡村,有宗教团体1个,为滦南县佛教协会。
综述2017年,滦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3.9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4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153亿元,同比增长8.7%。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25.8:32.1:42.1。
2017年,滦南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其中,食品烟酒下降0.3%,衣着上涨0.7%,居住上涨1.5%,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2%,交通和通信上涨1.8%,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3.1%,医疗保健上涨6.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9%。全县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1.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0.4%。
2017年,滦南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91.5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14.4亿元,同比增长22.3%。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93.4亿元,占投资比重32.0%;第二产业投资142.8亿元,占投资比重49.0%。其中,工业投资142.8亿元,同比增长5.6%,工业技改投资完成77.7亿元,同比下降7.2%;第三产业投资55.3亿元,占投资比重为19.0%。全县施工项目309个,同比增长11.6%。入统亿元以上投资项目69个,完成投资176.4亿元,同比增长38.2%。其中入统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9个,完成投资104.2亿元,增长10.6%。
2017年,滦南县财政收入完成19.3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7.8%。财政支出完成27.5亿元,同比增长0.3%全年税收收入完成16.2亿元,比上年增长37.4%。其中,国税收入(按省考核口径)10.5亿元,同比增长72.8%;地税收入完成5.7亿元,同比下降0.4%。
2017年,滦南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77元,比上年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18元,比上年增长8.7%。
2019年,滦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1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7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91.1亿元,同比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97.2亿元,同比增长8%。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30.5:33.6:35.9。[11]
2021年,滦南县生产总值310.3亿元,累计增长6.0%。[11]
第一产业2017年,滦南县粮食播种面积102.1万亩,总产量45.9万吨,比上年增长0.7%;棉花播种面积1.3万亩,总产量959吨,比上年增长0.7%;油料播种面积22.8万亩,总产量6.3万吨,比上年增长0.6%;蔬菜播种面积46.6万亩,总产量229.6万吨。全年造林面积2.4万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42.6万亩,增长20.9%,林木覆盖率达30.8%。全年鲜果产量15.3万吨,比上年下降0.5%。全年肉类总产量13.4万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猪肉10.4万吨,增长3.4%。禽蛋产量4.4万吨,增长4.3%;牛奶产量51.8万吨。全县肉猪出栏134.4万头,增长4.5%;奶牛存栏14.2万头。全年水产品产量8.3万吨,下降2.2%。其中,海水产品产量5.9万吨,下降2.7%;淡水产品产量2.4万吨,同比下降1.0%;海水工厂化养殖面积10.8万平方米。
2017年,滦南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53.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5.1亿元,林业产值1.1亿元,牧业产值54.4亿元,渔业产值19.1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1亿元。牧业、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7.8%。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07万亩;农业机械总动力9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2%。
第二产业2017年,滦南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61.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11.5亿元,重工业完成增加值50.1万元。五大支柱产业依然对工业增长起到主导作用。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造纸和纸制品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食品制造业合计实现增加值47.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6.6%;产销率为98.2%;利润总额159533万元,同比增长219.0%。
截至2017年末,滦南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8.7亿元,同比增长12.9%;各项贷款余额为106.7亿元,同比增长7.7%。
第三产业2017年,滦南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6%。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23.6亿元,增长8.7%;零售业零售额157.1亿元,增长10.9%;住宿业零售额5726万元,增长10.0%;餐饮业零售额17.1亿元,增长10.6%。按经营地统计,城镇零售额133.7亿元,增长9.5%;乡村零售额64.7亿元,增长13.0%。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0275万美元,同比下降27.2%。其中,进口额10913万美元,同比增长27.6%;出口额39362万美元,同比下降34.9%。实际利用外资6312万美元,同比增长24.6%
滦南县
滦南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文化先进县。孕育了评剧、皮影、乐亭大鼓“冀东文艺三枝花”,诞生了评剧创始人成兆才、皮影大王张绳武、乐亭大鼓靳文然等大师级人物,被命名为中国评剧之乡、乐亭大鼓之乡。[5]
名称由来滦南县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建置,因位于滦县南部,故名滦南县。
皮影戏皮影也称皮影戏,是冀东民间地方剧种之一,是中国皮影戏的一个支派,有独特的唱腔和操纵技巧,制作影人是一种雕刻技术,借鉴戏曲的化妆、脸谱和服饰,加以艺术夸张,在操纵者(拿线的)灵活操纵下,与陪唱配合,影人形象生动,唱腔融入冀东方言、叫卖调、哭丧调,表演有声有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4年,滦南县皮影团赴葡萄牙演出传统皮影戏《刘瑞莲救驾》获得圆满成功。
乐亭大鼓乐亭大鼓博采各种传统说唱艺术的长处,吸收民歌、戏曲的某些腔调,用乡音说唱,以三弦、铁板、鼓伴奏,具有独特的唱腔、板式,是一种能说长篇大书,也能唱集锦小段、叙事抒情兼佳,深为群众喜欢的曲艺品种。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滦南县涌现出靳派唱腔创始人靳文然和文化部命名的乐亭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三代传人何建春等许多大师级艺人,他们的代表作《薛刚反唐》、《碧海丹心》等享誉国内外。乐亭大鼓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评剧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俗称蹦蹦戏。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
评剧,自1909年入唐山1919年出关,30年代发展到全国,其业绩辉煌。成兆才创作了大量的评剧剧本,为后来的评剧剧本创作开拓了道路;发现和培养了评剧演员,为评剧班社的管理制定了章程。金菊花是拆出莲花落时期造诣最高的演员,月明珠是唐山落子时期的著名演员,任善庆在评剧演出中首用座鼓,是第一位鼓师。他们团结西路北路莲花落艺人,呕心沥血创立和发展了评剧。金菊花、月明珠等男旦离开舞台后,女演员进入黄金时代,产生了李划匝、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四大评剧皇后。以后,更是名人辈出人才济济,使评剧这株艺苑奇范,不断发展创新,成为观众喜爱流行全国的大剧种之一。
地方特产海蟹
“滦南海蟹”亦黄螃蟹,生长于浅海,当地产卵,当地自然孵化。海蟹为肢体动物,巨螯尖甲,青色,横着爬行。其肉嫩黄肥,鲜美可口,有养筋益气、理胃消食,散诸热,通经络等药用功效,营养价值高。故前人曾写过这样一首咏蟹诗:“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滦南海蟹”产于滦南县南部沿海的柳赞、南堡一带,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为滦南的名特产品之一。
“滦南海蟹”的肉、黄均美,当今吃方很多,可蒸、煮、焖、炒食,也可晒干,制成蟹肉、蟹黄,还可以加工成蟹酱。春汛当椿芽才发,芍药初放的季节,海蟹可与香椿芽配食,其味优美,若佐酒赏花,则雅兴更浓。所以有“黄凝白嫩红椿脆,窗处芍药拌酒香”之诗句。
海产珍品——对虾
对虾为节肢动物,雌雄异体,雄虾大于雌虾,多为一年成熟。对虾因旧时熟品上市前,就其弯钩身形,尾向内,头朝外,每对一套,成对出售,故名对虾。其鲜品青白色半透明,熟品呈珊瑚红。对虾皮包薄肉肥,味道鲜美可口,营养十分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26.6克,脂肪0.7克,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对虾各种烹调皆宜,是宴席桌上的海味佳肴,佐酒珍品。故前人有“赏花佐酒须珍味,笑指珊瑚钩一双”之诗句。
河北沿海各县养殖的东方对虾有喜欢平静,昼伏夜出的习性,早晨和傍晚活动较为频繁。平时喜栖于泥沙之中。对虾的摄食量随着发育阶段、水温、水质条件而变化。适宜水温在18℃~30℃之间,8℃停止摄食,4℃以下死亡,38℃生活不正常,39℃死亡。耐盐范围在15~40‰之间。对虾经过人工育苗,5月上旬将虾苗投放虾池内,需要人工投喂饵料,对虾7~9月份摄食最旺盛,生长很快。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即可收获成虾。成虾一般身长12至16公分,重量在25~50克左右。
对虾在我省沿海各县均有出产,过去是靠海洋捕捞为主,产量不高。近几年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沿海各县利用沿海滩涂,大搞海水养殖对虾,产量逐年增加。
虾皮
“滦南毛虾”俗称虾皮,系渤海湾的“土著”,当地产卵、孵化成长。一般一年一死,因生长快、寿命短,故有“生长周期短,资源恢复快”之说。“滦南毛虾”个体完整,颜色洁白,皮薄肉肥,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是人们喜食的廉价大众化海味,为滦南县的名特产品之一。
“滦南毛虾”产于本县南部沿海的南堡、柳赞一带,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每当春秋两汛,渔民们用张网、架子网定置捕捞。捕来鲜虾,除少部分销售当地及加工成虾油、虾酱外,大部分用盐水煮炸、晾晒、去杂、制成干品。
“滦南毛虾”无论是用来蒸、炒、煮、褒和凉拌,吃起来都清香隽永,品味兼优。同时,毛虾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常食毛虾对肝炎、痔疮、皮肤瘙痒、腹水、白廯等多种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墨鱼
墨鱼(当地方言把“墨”字读mi),也叫墨斗鱼,是乌贼鱼的别称。唐山辖区的滦南、乐亭、丰南等县(区)沿海均有出产。但从质量上讲,数滦南县沿海南堡、柳赞出产的墨鱼为上乘,因其海域是泥底,所产的墨鱼肚子里无沙子,吃起了来不会牙碜,为滦南县海域特产之一,是人们喜食的一种海鲜。外地人到滦南做客,热情好客的滦南人会将墨鱼做成菜肴让其品尝,临走时主人还会送上几斤墨鱼做为家乡特有的礼物。
墨鱼生活在海水中,为软体动物,身体椭圆形而扁平,苍白色,有浓淡不均的墨斑。头部有一对大眼,口的边缘有十只腕足,腕足的内侧生有吸盘。墨鱼既无强大的攻击本领,又无扑食的利器,但体内能分泌出墨色液汁,每当遇到敌害时,它能放射出“墨汁”把周围的海水染黑,以保护自己逃之夭夭。这种“墨汁”含有麻醉剂,能麻醉敌害的嗅觉,常以此方法扑捉小鱼虾充饥。
据沿海耆老讲述,墨鱼不是真正的“鱼”,因为它没有脊梁骨,它和那些蛤螺一样,都是软体的贝类。说墨鱼是贝类,为什么身上不长“壳”呢?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墨鱼也有“壳”,因生性好动,背着沉重的外壳,妨碍了它的活动,经过长时间的进化,把壳藏在了外套膜里边,起着支撑软体的作用。因壳质地疏松,不仅不会加重负担,而且在游动时增加浮力。把墨鱼剖杀之后,便会看到有两块洁白的骨头,这就是原来的外壳,俗称“墨鱼骨”(也称海兔子骨头),中医上称之为“乌贼骨”或“海螵蛸”。
墨鱼的肉又白又嫩,为海中美味,营养十分丰富。每100克墨鱼肉中含有蛋白质13克,脂肪0.7克,糖类1.4克,还含有钙、磷、铁等无机盐和多种维生素。墨鱼浑身都是宝,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据古代文献记载,墨鱼肉有养血滋阴、益肾通气、去瘀止痛的功能。墨鱼骨是传统的止血药,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载:“乌贼骨,厥阴血分药也——诸血病皆可治之”。古代有25个海螵蛸的药方,如今已被用于医学上,如利用墨鱼骨粉直接来治疗胃出血、外伤出血。“墨鱼汁”被人们作为止血药,如用于消化道出血、肺结核咯血及功能性子宫出血。
当今墨鱼吃法很多,如“爆炒墨鱼花”、清炒墨鱼等都是脍灸人口的美味佳肴。“墨鱼炖猪肉”是地地道道的家乡菜,普遍受到人们的喜食,其特点是“鱼有肉香,肉有鱼味”。难怪人们说:“墨鱼炖猪肉,吃着没有够!”
柏各庄大米
柏各庄大米集中产于滦南县柏各庄、杨岭、胡各庄等一带,因产量高、质量好而远近驰名,为滦南县土特产品之一。柏各庄大米以颗粒匀净,富有粘性,糯软香喷,适口性强,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7.3克,脂肪2.5克,淀粉75克,纤维素0.8克,为人们普遍喜食,堪与天津小站大米所媲美。
柏各庄一带地处滦河下游,渤海之滨,水源充足,土质肥沃,气候温和,光照时间长,适合水稻生长。这里种水稻已有60多年的历史。随着农田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水稻栽培管理技术的提高,水稻生产发展很快,种植面积最高发展到32万亩,总产量3亿多斤,是滦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每年除满足当地人民生活需要外,还大量销给华北、东北、西北等地,使农民增加了收入。
曲身小子玉腰肢
“滦南海米”是海产白绒虾加工而成,由于这种虾身、须、肉呈白色,故前人有“曲身小子玉腰肢,二寸银须一寸肌”之咏。“滦南海米”味微咸,营养丰富,鲜美可口,多含蛋白质及维生素,深受人民喜食,为馈赠亲朋好友的上等礼品,是滦南县名特产品之一。
“滦南海米”产于本县南部沿海的南堡、柳赞一带,至今已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了。每当春秋季节,渔民用张网、架子网定置捕捞,捕来鲜虾,放入滚开的盐水锅中,待水开后,煮成八成熟,迅速捞出,晒干,放入布袋或细眼网,往墙上摔打,使其皮肉分开,再用簸箕簸掉即可。
“滦南海米”除满足当地需要外,大部分销往京、津及东北等地。
东路花生
滦南县中西部、北部地区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据考证始以明代后期,清末年间开始流向国际市场。因土质沙性、光照充足等自然条件等特点,适宜花生种植。滦南县花生以个大、果白、皮薄、籽粒饱满富有光泽而着称,在国际市场被誉为东路花生。
东路花生可榨油、炒食、煮食,又可做馅、制作花生酱、加工酥糖等食品,其味道可口,营养丰富,为大众化食品。花生籽粒含脂肪、蛋白质多种营养物质和维生素及少量金属元素,热量较高。并有“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化瘀”等医药效应。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引进优质小花生品种,并开始用塑料地膜复盖种植,产量有幅度提高,滦南县为唐山市主要产区之一。所产的东路花生在国际市场颇受欢迎,素有“倴城花生——没(秕)比的”之歇后语。
适宜鱼、虾、贝、蟹的繁衍生长。人工养殖对虾面积已达3867公顷,年产量达万吨,是中国有名的养虾大县。该县中部为水稻主产区,面积24666公顷,稻谷产量10万吨,居河北省首位,所产稻米优良,清香适口,富有粘性,该县的柏各庄镇、南堡镇是远近闻名的“柏各庄大米”的主产地,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西部、北部为花生生产区,面积1.2万公顷,产量2万吨。东部为小麦、玉米主产区,年产量分别达到70万吨、20万吨。该县蔬菜种植面积达4000公顷,品种多、质量好。丰富的水草资源,悠久的饲养殖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滦南县地处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1小时都市圈”,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和京津冀都市圈的交融地带,是曹妃甸工业区最直接的经济腹地。唐港高速、沿海高速横亘东西,迁曹铁路、坨港铁路、滦海公路、迁曹公路、水曹铁路、迁曹髙速纵贯南北,距唐山三女河机场仅“半小时”车程,更有曹妃甸港、京唐港两大出海通道,是连接“三北”地区的重要枢纽,北方去往华东、华南的出海口。是中国北方和东北亚的重要货运集散地,连接东北亚、东南亚的重要海陆大通道。
教育事业截至2017年末,滦南县拥有基础教育校(园)252所,在校生79571人,教职工5997人,其中专任教师5244人。其中普通中学28所,在校生30378人;小学100所,在校生31720人;特教学校1所,在校生114人。
医疗卫生截至2017年末,滦南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1所,其中医院11个,基层医疗机构16个。卫生机构床位2514张,其中医院1870张,基层医疗机构524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388人,其中执业医师736人,注册护士983人。
文化事业截至2017年末,滦南县拥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图书馆1座,总藏书13.1万册。全县17个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二级馆,成兆才纪念馆、绳各庄评剧团获批全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2017年,滦南县成功举办“京津冀”评剧票友大赛、环北河自行车赛等活动。
北河公园2010年,滦南县委、县政府拆除北河南岸遮挡水面的二层商业楼3.5万平方米,兴建北河公园。公园设计融入历史文化、地方名人等元素,依水而建、借水设景,在东起滦海公路、西至福海大桥,长达3.2千米的河岸两侧,规划建设了三亭苑、三娥苑、惠民广场、尚民广场、健民广场、悦民广场六大景区,各景区通过宽3米的闭合式步行园路连接,总面积扩大到1650亩,其中水面870亩、广场绿地780亩。
滦南县北河公园
曹妃甸港址曹妃甸是位于滦南县海域中的一个海岛(东北-西南向),地理坐标为北纬38°55′57″,东经118°30′33″。水路南距天津新港38海里,北距秦皇岛92海里,距南堡12海里。据历史记载,公元1889年岛上有庙,名曰曹妃甸,往来的人较多。庙有甜水井一口和六丈灯楼一座,庙的东西两侧有渔铺,距今仅90年左右。曹妃甸具有优良的建港条件,2003年建港工程已经启动,被列入唐山市“四大兴市工程”和河北省重点工程。建成后,必将对滦南县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6]
李营村滦南县姚王庄镇李营村是一个有204户,715口人,42名党员,1420亩耕地的农业村。自改革开放以来,该村在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刚的带领下,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传统种植—冷棚蔬菜—温室大棚—生态棚菜之路。李营村是省级宣传文化示范村、省级文明生态村、省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先后获得中央、省、市、县各类荣誉称号50多项。党支部书记李志刚连选连任24年,先后荣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市十大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省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全国优秀退伍军人、全国劳动模范等60多个荣誉称号。
胡各庄镇喂猪用上中草药,数九隆冬鲜桃挂满枝头,科技示范新品种走入寻常百姓家,新、奇、特的农业产品,展现出了各家庄镇超前的现代农业的魅力。
养猪用上中草药
用中草药养猪的优点:猪肉口感极好,用手拿着吃都不沾油,经过专门机构的鉴定,脂肪、胆固醇含量少,亚油酸含量很高,心脑血管、高血压、糖尿病人可放心吃。该种猪肉注册了“草真香”商标。
棚桃技术创新多
由胡各庄镇南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张志刚发明的温室桃树短休眠、无休眠促早熟技术可以“随意控制”鲜桃的成熟期。
南唐种植合作社为该社生产的鲜桃注册了“燕雪”商标,大棚桃以成熟早、味鲜美扬名全国。
葡萄园里品种新
这个集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采摘示范园区主要以葡萄种植为主,并成为两所新品种研究、实验、示范、推广基地。该园种植了爱神玫瑰、月光无核、瑞都香玉等31个精品葡萄种类,其中26个品种系北京农林科学院果树所等农业科研机构研制的最新品种。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位于河北省滦南县潘家戴庄村,占地7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56平方米。是经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批准,由省、市、县共同投资557万元兴建的,1997年11月奠基,1998年3月动工,2000年4月竣工,2000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
惨案遗址一直是周边群众凭吊遇难同胞,追忆民族耻辱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场所。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中宣部列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总体布局由南到北,依次为纪事碑、悼念广场、纪念卧碑、冤魂墙、下沉广场、陈列主馆,形成层次分明的空间序列;两侧有音像室、接待室,埋人方坑和合葬墓相互衬托,是一个集惨案性、遗址性、纪念性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
潘家戴庄惨案纪念馆
遗址简况滦南县古墓群遗址滦南县甜井庄村辽代墓群滦南县段庄村元代墓群滦南县龙落湾村汉代遗址滦南县周夏庄村汉代遗址滦南县小坡子村汉代遗址2017年12月13日,滦南县获评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县城。
2018年3月15日,入选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
2019年2月2日,滦南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9年9月,滦南县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9月20日,滦南县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2019年12月31日,滦南县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6月30日,滦南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确认滦南县为2019年国家卫生县城。
2020年12月,入选复查确认保留称号的河北省文明县城名单。
2021年1月28日,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
2021年7月15日,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12]
2021年12月2日,入选拟命名的第13届河北省双拥模范城(县)名单。?[13]
2021年12月,被拟认定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14]
2021年12月,授予滦南县“河北省森林城市”称号。?[15]
2021年12月22日,滦南县入选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6]
2022年9月16日,上榜全国农产品生产贡献力百强县名单。[17]
上一篇:六鳌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