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秋琳
风景
罗城地处桂北九万大山中心南麓,这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岩溶地貌发育,自然生态完整,加上名震东南亚的歌仙刘三姐的第一故乡在这里,给罗城这块本来就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更加迷人的自然色彩。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旅游资源特点可概括为:浓郁的民族风情与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物丰融为一体。按照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制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规定的条款进行调查统计和分类,罗城的旅游资源共有2个类16个亚类50多种。建制沿革罗城历史悠久,秦属桂林郡地。汉属潭中、定周两县地。三国、两晋属潭中县地。南朝(533年)置黄水县,为建县之始。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增设临牂县;大业二年(606年)黄水、临牂废入义熙县,属义熙县地。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安修县,复置黄水县、临牂县;贞观四年(630年)增设天河县。宋开宝五年(972年)置罗城县,得今县名。1949年11月23日、1950年2月23日罗城县、天河县先后解放。1952年7月撤天河县并入罗城县。
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3]172号):撤销罗城县,设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1984年1月正式挂牌成立。以原罗城县的行政区域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
罗城沿革
罗城县,汉至南朝齐皆为潭中县地,南北朝梁中大通五年(553年)析潭中县地置黄水县,为建县之始,属黄水郡(县治在今黄金一带)。
隋开皇年间,黄水郡废,黄水县直隶东宁州。开皇十一年(591年),于今东门镇一带增置临县,属东宁州。开皇十八年(598年),两县改隶融州。大业二年(606年),废黄水,临二县,并入今融水苗族自治县境之义熙县。次年改州为郡,义熙县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临,黄水两县,并于今东门镇一带新置安修县,俱属融州。五代因之。
宋开宝五年(972年)析武阳、融水等县地置罗城县,始得县名,属融州。熙宁七年(1074年),罗城、武阳两县俱废,并入融水县。崇宁元年(1102年)置武阳寨、罗城堡。翌年,废罗城堡置乐善州(罗善寨)。旋废,仍属融水县。
元因之。
明洪武二年(1369年)割融水县地复置罗城县,清朝,依旧隶属柳州府。清咸丰七年(1857年),大成国起义军攻占罗城,改县名为朝阳县。十一年(1861年)清军占罗城,复名罗城县。
民国二年(1913年)六月。属柳江道,十六年(1927年)直隶广西省政府,十九年(1930年)属宜山民团区,二十一年(1932年)改属柳州民团区,二十三年(1934年)三月改属柳州行政督察区,二十九年(1940年)四月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三十七年(1948年)十月又改属第十行政督察区,次年七月改属第十五行政督察区。
合并后
1952年7月,经广西省政府报请中南军政委员会核转,政务院1953年4月23日批准,撤销天河县,其行政区域并入罗城县。
1956年3月,罗城县改属宜山地区,1956年7月改属柳州专区,1965年5月改属河池专区,1971年改属河池地区。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罗城县,设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以原罗城县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属河池地区管辖。
2002年6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池地区,设立地级河池市,罗城由河池市管辖。
1996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面积2657平方千米,人口约34万人。辖8个镇、5个乡:东门镇、龙岸镇、黄金镇、小长安镇、桥头镇、四把镇、天河镇、怀群镇、下里乡、兼爱乡、乔善乡、宝坛乡、纳翁乡。县政府驻东门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总人口322116人。其中:东门镇74356人,龙岸镇42224人,黄金镇20817人,小长安镇32373人,桥头镇13779人,四把镇37540人,天河镇19707人,怀群镇18939人,宝坛乡17657人,下里乡10055人,乔善乡17111人,纳翁乡5707人,兼爱乡11851人。
2003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辖8个镇、5个乡:东门镇、龙岸镇、黄金镇、小长安镇、桥头镇、四把镇、天河镇、怀群镇、宝坛乡、下里乡、乔善乡、纳翁乡、兼爱乡。
全县现辖7个镇、4个乡:东门镇、龙岸镇、黄金镇、小长安镇、四把镇、天河镇、怀群镇、宝坛乡、乔善乡、纳翁乡、兼爱乡。县政府驻东门镇。
2020年11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河池东部,云贵高原苗岭山脉九万大山南沿地带。地垮东经108°29′至109°10′北纬24°38′至25°12′之间。东北邻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界,东南交柳州市柳城县境,西南连本市宜州区。西北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接壤。全县东西最大横距68.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4.8公里。县城距河池市政府原驻地金城江区127公里,南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317公里,东南距柳州市111公里(公路距离)。
罗城的主要河流有武阳江、东小江两条。武阳江流域在县境东北部,境内流域面积130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0%;东小江流域在县境西部,西北部及中部,境内流域面积87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3.3%。此外,县境西部有小环江的支流,境内流域面积8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3%;县境中南部分布有地表河与地下河交错的地带,一些地表河流有的河段在地表,有的河段又潜入地下,汇入东小江流入宜山县,有的直接汇入龙江。这一地带,流域面积共349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3.4%。
地形地貌全境西北高,东南低。境内中部南北走向呈鲤鱼背状拱起,向东、西两侧倾斜。西北部主要为剥蚀地形,冲沟极纵横,植被茂密,是主要森林区。东北及东南部主要为溶蚀堆积平原及剥蚀丘陵地形,地面起伏平缓,耕地连片集中,是水稻主要产区。中部及西南部主要为溶蚀锋丛洼地及岩溶低山地形,群峰林立之间有规模不大的洼地及小平原分布,耕地小片而分散,是黄豆、玉米主要产区。西北部属九万大山余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0余座,雨平山最高,海拔1460米。
气候罗城地处低纬,居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少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夏长冬短,四季分明。2016年,平均气温19.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最热月(8月)平均气温27.3℃,年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2.2℃。年总降雨量1566.6毫米,其中4—9月降雨量1212.8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77.5%。年平均相对湿度78%,最小相对湿度10%。无霜期长,年无霜期358天。年日照时数1270小时,占可照时数的29%。年平均风速1.4米/秒。最多风向为ENE风。年蒸发量为1342.1毫米。年雷暴日数59天。
罗城被称为广西“有色金属之乡”、“广西煤炭之乡”,已探明的有煤、锡、锑、铅、锌、铜镍、钒等30多种,重要矿产资源还有铁、金、硫、硅、水晶、重晶石,其中煤储量1.01亿吨。
土地资源2018年实有耕地面积21097公顷,占总面积的7.9%,其中水田13254公顷,旱地7843公顷,林地79557.9公顷,牧地19410.4公顷,园地1416公顷,水域3760.7公顷,居民、工矿用地4609公顷,交通建设用地686公顷,石山77,997公顷,未利用土地117,861.8公顷。
水资源境内水系稠密,大小河流14条,主要河流3条,流经怀群镇的剑江,流经天河镇的小龙江,流经小长安镇的武阳江,都发源于九万山,属西江水系;地下河11条。河道长435公里,流域面积3060平方公里,1986—2014年全县平均降水量1593.8毫米,地表水径流总量平均值22.74亿立方米,地下水径流总量多年平均值1.01亿立方米。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2.32万千瓦时,可开发9.87万千瓦时。现有小水电站14个,装机容量2.484万千瓦,占可开发总量的14%。
矿产资源县境内共发现各类矿床、矿点及主要矿化点80多处,其中大型矿床3处,中型矿床6处,小型矿床8处,矿点40多处,矿化点数十处。有色金属已探明锡、镍、铜、锑、钨、铅、锌、铁、重晶石等矿床、矿点和矿化点,各种金属储量16万多吨,黑金属7.6万吨,稀有金属27.79万吨,放射线矿物1.5吨,是广西“有色金之乡”和中国南方的“镍都”。煤炭资源属广西两个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总储量1.07亿吨,已开采0.7亿吨,是广西“煤炭之乡”。
稀有生物资源稀有珍贵树种有小叶红豆、金丝李、银鹊树、花间木、红椿,小叶红豆等产于天河乡进新村投金洞、宝坛乡庄洞村鱼西水源林保护区。金丝李,俗名棵木,怀群镇门楼山及自求、泗岸、上下梅洞,天河镇吊水村深山间有零星散生。银鹊树,产于龙岸乡北源村海拔700米以下的深山林地中。花间木,又名花梨木,黄金镇佑洞村500米以下山坡有散生,多长于溪边山脚谷地,与其他阔叶树混生。红椿,鱼西、平英森林保护区、纸厂山、青明山、南岩山原始林中均有生长。稀有动物主要有娃娃鱼、山瑞、金钱龟、鹰嘴龟等,均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纳翁原始森林。
1983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3]172号):撤销罗城县,设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以原罗城县的行政区域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2]
2005年6月1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69号)同意调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部分乡镇行政区划:撤销下里乡,整建制并入四把镇,四把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桥头镇,整建制并入东门镇,东门镇政府驻地不变。
2005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行政区划一览(7个镇、4个乡):
东门镇辖:桥头、凤凰、狮子山、白马、五里香5个社区;冲洞、大境、三家、燕塘、大福、勒俄、古耀、德音、平洛、章罗、永安、凤梧、横岸、中石、佑洞、东勇、弄达、龙山、榕木19个村委会。
龙岸镇辖:龙岸社区;平石、北源、天宝、物华、大蒙、太和、高安、莲花、龙凤、龙平、山口、泗潘、珠江、榕山、三灵、八联16个村委会。
黄金镇辖:黄金社区;寺门、宝聚、寨碑、寨道、义和、北盛、友洞7个村委会。
小长安镇辖:长安社区;归安、双合、龙腾、合北、罗东、守善、牛毕、下梧、民族、立新、双蒙11个村委会。
四把镇辖:四把社区、里宁社区;新印、大新、思平、思民、思爱、德能、石门、龙马、双寨、大山、地门、甘棠、集环、棉花、里胜、里乐、里江、马安、长春、新安、大同21个村委会。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天河镇辖:天河社区;古邦、白任、佳泉、进新、华张、吊水、屯相、维新、北华、金星、金城、北安、集城、上朝14个村委会。
怀群镇辖:怀群社区;东安、泗岸、剑江、果敢、伦洞、加碗、虾洞、自求、耕尧9个村委会。
宝坛乡辖:宝坛社区;拉郎、四堡、庄洞、西华、寨岑、五地、平英7个村委会。
乔善乡辖:乔善社区;乔本、古金、古城、大城、岩口、板团6个村委会。
纳翁乡辖:纳翁社区;板阳、肯才、洞敏、社甫、民族5个村委会。
兼爱乡辖:大板社区;镇安、甘逢、旦兴、兼爱、地龙、振新、庆安、大竹、顶新、洞杭10个村委会。
201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辖7个镇、4个乡:东门镇、龙岸镇、黄金镇、小长安镇、四把镇、天河镇、怀群镇、兼爱乡、乔善乡、宝坛乡、纳翁乡。
2012年辖7镇4乡,141个村民委(含16个社区)。
截至2021年8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下辖7个镇、4个乡:东门镇、龙岸镇、黄金镇、小长安镇、四把镇、天河镇、怀群镇、宝坛乡、乔善乡、纳翁乡、兼爱乡,自治县政府驻东门镇。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户籍总人口38.85万,[2]比上年减少249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10.8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27.89%,比上年提高0.23%。常住人口27.2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2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44.8%。有壮族、仫佬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只点世居民族),人口自然增长率2.1%。
综述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58.3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4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4.73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22亿元,增长1.4%。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0.1%、8.1%和5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8%、27.8%和34.4%。
2021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生产总值完成6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5%,两年平均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44亿元,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5.34亿元,增长4.5%,两年平均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33.72亿元,增长7.2%,两年平均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为40.4:8.1:5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1.9%、4.2%和43.9%,分别拉动GDP增长4.4、0.4和3.7个百分点。[7]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1%。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52.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9.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0.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5.2%,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15.8%。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房地产开发投资4.84亿元,比上年下降2.2%。房屋施工面积68.29万平方米,增长15.5%。商品房销售面积12.98万平方米,下降17.1%。
财政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财政收入5.59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其中:税收收入4.0亿元,增长4.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亿元,增长10.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83亿元,增长19.9%,民生领域支出36亿元,增长24.0%,占总支出比重86.0%。
居民收入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77元,比上年增长8.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72元,比上年增长4.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9元,增长9.8%。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14046元,比上年下降4.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118元,比上年增长4.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7.7%。
第一产业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12亿元,比上年增长2.3%。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作物播种面积57231公顷,比上年减少772公顷。粮食种植面积23437公顷,比上年增加474公顷。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311公顷,减少150公顷。甘蔗种植面积8811公顷,增加199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5002公顷,减少633公顷。实有水果面积10116公顷,减少5526公顷。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粮食产量100217吨,比上年增长2.0%。油料产量4478吨,下降6.9%。甘蔗产量521395吨,增长2.7%。木薯产量7868吨,下降0.1%。烟叶产量246吨,下降23.2%。蔬菜产量(含食用瓜)152281吨,增长2.0%。园林水果产量117093吨,增长32.8%。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生猪存栏97805头,比上年增长329.3%。生猪出栏133890头,下降8.2%。畜禽肉类总产量18243吨,下降8.0%。其中猪肉产量10315吨,下降11.1%。牛肉产量2859吨,下降21.3%。羊肉产量382吨,下降15.0%。禽肉产量4074吨,增长26.2%。蚕茧产量13249吨,增长8.5%。
第二产业工业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8.5%。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0.4%,股份制企业下降7.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44.0%。非公有工业企业下降10.4%。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品糖产量63333吨,下降1.5%。饮料酒产量3144千升,下降46.3%。包装饮用水产量46716吨,增长14.2%。蚕丝产量68吨,下降18.8%。水泥产量267784吨,增长28.7%。胶合板产量142080立方米,下降23.8%。商品混凝土189827立方米,增长6.3%。砖537万块,下降37.4%。塑料包装箱及容器74吨。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5.2%,利润总额亏损558.5%。
建筑业
截至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3家,建筑业总产值9218万元,增长155.3%。
第三产业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下降9.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9.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9.2%。按消费类型统计,餐饮收入额下降11.5%,商品零售额下降9.0%。
金融业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18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80.59亿元,比上年增长8.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2.56亿元,比上年增长23.0%。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保险保费收入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中,财产保险保费收入0.74亿元,增长22.8%。人寿保险保费收入0.63亿元,增长7.9%。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0.45亿元,下降9.8%。其中,财产保险赔款及给付0.27亿元,下降20.8%。寿险业务给付0.13亿元,增长11.3%。
邮电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邮政业务总量0.38亿元,增长19.7%。电信业务总量23.37亿元,增长34.8%。固定电话用户1.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8.6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8.68万户。
截至2017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0.9万册(件)。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基层文化站11个。全年共举办展览10(场),组织各类文艺活动165场(次)。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全年演出22场(次)。全县拥有体育机构1个,体育馆1个。各类体育场地46个,其中,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场所10个。
年末全县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6.34%,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3.4%。
名优特产罗城毛葡萄
罗城毛葡萄,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罗城毛葡萄果穗近长圆柱形或倒锥柱形,果粒着生密度中等,果皮较厚,果皮与果肉易分离,果肉淡白色或淡粉红色,酸甜适中,有涩味,具有良好的酿造加工性状。
2016年3月3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罗城毛葡萄”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罗城野生毛葡萄酒
罗城野生毛葡萄酒,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罗城萄萄酒,以无工业污染的野生毛葡萄为原料,利用传统工艺技术,低温发酵,经多年陈酿精制而成,含有多种营养成份。
2004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罗城野生毛葡萄酒”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罗城绿茶
道光二十四年(1884)《罗城县志》载:饮真茶,令人少眠。民国24年(1935)《罗城县志》载:……产地在武阳区之四堡、宝坛,……黄金茶以宝坛之尧人山茶为最佳。
罗城茶地分布于尧人山、五地、平英、庄洞、纳翁、拉朗、好洞、耕尧、大竹、尧老、龙岸茶叶场等。尧人山茶产于该山西南面的夹谷中,海拔800米左右,黄土、酸性,土层深厚松软。产出的茶,味道香醇,可谓是“高山云雾茶”。
枝柳铁路、融河高速公路、S507、357国道、242国道穿过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客货运周转量29973万吨千米,比上年下降0.8%。其中,公路货物周转量28261万吨千米,增长1.0%。公路客运周转量17128万人千米,下降23.3%。
截至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公路总里程847千米,其中等级公路总里程814千米,等级外公路33千米。在等级公路中,二级公路157千米。三级公路94千米,四级公路563千米。
教育截至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有普通中学14所,教职员工1354人,其中专任教师1120人。在校生18629人,其中女生9659人。当年招生6126人,当年毕业5344人。高中2所,教职员工324人,其中专任教师306人。在校生5216人,其中女生3047人。当年招生1785人,当年毕业1470人。普通小学149所,教职员工2051人,其中专任教师1814人,在校生28043人,当年招生4562人,当年毕业436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教职员工10人,在校学生306人。幼儿园192所,民办看护点3所,教职员工共计944人,专任教师485人。在园幼儿12909人。
科技截至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有科研所1个。专利申请87件,其中发明专利9件。授权专利88件,其中发明专利3件。发明专利42件。
文化事业国家三级图书馆: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图书馆。
截至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有剧院1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3.4万册(件)。文化馆1个,基层文化站11个。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举办展览4(场),组织各类文艺活动84场(次)。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演出44场(次)。
体育截至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有体育机构1个,体育馆1个。各类体育场地1223个,其中,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场所1010个。
卫生截至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87个。其中医院4个、乡镇卫生院12个,诊所(卫生室、医务室)41个,村卫生室12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站)1个。卫生机构床位数1400张,其中医院床位912张,乡镇卫生院402张,妇幼保健院(站)86张。卫生技术人员1675人,其中执业医师146人,执业助理医师358人,注册护士703人。
社会保障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17.18万人,比上年增加800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8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19万人,比上年增加0.26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19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金支出52860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支出31131万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支出21729万元。失业保险金支出509万元,工伤保险金支出483万元。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5.69万人,比上年增加1.09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38万人,增加0.19万人。医疗保险金支出25441万元,职工基本医疗支出3761万元。生育保险金支出153万元。
截至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有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119个,床位1557张。不提供住宿的各类社会服务机构143个,其中社区服务机构117个。
截至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共有0.73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31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支出3705.4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1002.2万元。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城镇新增就业909人,比上年减少26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7%,比上年提高0.37%。
乡村振兴2021年8月27日,被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国家乡村振兴局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3]
罗城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也是中国的仫佬族自治县。全县除了仫佬族外还聚居壮、苗、侗、瑶等多种少数民族。各种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和风俗丰富有趣,尤以仫佬族的“依饭节”、“走坡节”、“坐夜歌”、“打老庚”等最为独特。按《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规定的条款进行调查统计和分类,罗城的旅游资源共有2个类16个亚类50多种。罗城旅游资源丰富,清初顺治年间,“一代廉吏”于成龙初仕罗城知县时曾题“山似剑排,水如汤沸”。主要旅游景点有剑江风光、武阳江风光、万亩野生毛葡萄园、青明山庄园、野马滩风光、水上相思林、甫村生态旅游休闲农庄等。
于成龙古道于成龙古道,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一代廉吏”于成龙受命柳州府罗城县知县,明末清初,罗城经历二十多年的战乱,兵灾匪猖,田地荒芜,瘟疫横行,民不聊生。于成龙从柳州经罗城牛毕至今小长安镇双合村进入罗城县。经过于成龙制定实行“编保甲”剿匪平乱,“革大耗”惩治腐败、“禁盗贼”安定社会、修复古道(牛毕至罗城官道)及开办公学等一系列举措,使得罗城县在几年内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人为纪念于成龙,于2014年在双合村牛毕至罗城官道旧址恢复重建于成龙古道,以缅怀先贤于成龙并警示世人为人正派,为官清廉。
崖宜风光崖宜位于罗城向东行15公里。在崖宜水坝下,无数叠水奔泻而下,声形兼备。武阳江两岸沿途有千年古松、龙角山、神龟下水、犀牛山、马口山、倍蕾山等众多景点,其中的龙角山像一条巨大的蛟龙从水底探出头来,一对龙角直立山上,龙身就潜在曲曲弯弯的武阳江里。整个武阳江10多公里长的风景河段一年四季水量适中、河床坡降大小有变,适宜漂流。
秀丽的剑江山水剑江风光在距县域35公里的怀群乡剑江一带。这里奇峰突兀,碧水悠悠,处处皆景。剑江十里画廊,“不是桂林,胜似桂林”。剑江两岸的山奇形怪状,姿态万千,有的山体巨大,给人以雄伟之势,有的顶部尖细,似要冲上云霄,青的像开屏的孔雀,青的似呼啸的雄狮猛虎,有的如同戏水的鸳鸳,有的像忘情的歌仙刘三阻,个个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剑江,涓涓流淌,碧蓝澄清,河底白色鹅卵石历历可数。河中不时露出半爿沙滩,沙质洁白细腻。山,耸立如林,密集重叠,千姿万状,惟妙惟肖,形神兼备。山谷里,竹木繁茂,遮天蔽日,清幽雅静,岸边翠竹成荫,古榕参天。坐在夙尾竹的浓荫下四望,河水潺潺,天边白云漫漫,岸上孤烟直直上升,如一幅美丽的图画。高达数十米的才龙瀑布、且兴瀑布、尧河瀑布、肯才瀑布,宛如一条条银河从上天飞落,奔腾咆哮,声震林壑,气势雄伟,奇丽壮观。拉t岩洞,奇诡怪异,五光十色。在一处峡谷上有一座天然石桥飞架,构成了一座高约50米,宽约30米的拱门,浩浩荡荡,巍巍峨峨。石桥画上古木盘根错节,青翠苍郁。桥下倒挂着无数“胎生植物”,形态万千,其状莫名。
原始森林风景
九万大山(含罗城、三江等县)百万亩“原始森林”县城向西边天河镇后。这里山高林密、峡谷幽深、茂林修竹、古木参天。飞泉瀑布,变幻莫测,且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自然景观丰富优美、神秘莫测。旧城遗址旧城遗址在县城西南20公里的四把镇里胜旧县屯,系唐代天河县始建时县治所在地,是县内迄今发现最旱的古县城遗址。依山处有岩洞,分上下层,下层有明代嘉靖年间闽人祭题书的摩崖石刻诗,诗曰:“谁将鬼斧无量力,凿破洪荒半壁天。山鸟四时调好韵,石龙千载吐寒涎。云根不老菩提树,岩胖初开大乙莲。为爱边方景奇绝,刊诗留与百灵传。”此处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人类文化遗址
该遗址位于小长安镇上东岸与下东岸屯之间台地上,牛毕河蜿蜒流过旁边,距县城约30公里。1986年秋,文物工作者在该处拾到石斧、石奔若干件,均以砾石磨就。经考证为新石器时代(距今约4千—1万年)古人类主产工具。此遗存的发现,说明早在4千~1万年前罗城这块土地上已有人类活动,而且智能的进步与外界(长江、黄河流域)没有多大区别。
科马堤岩
罗城北部的宝坛乡是九万大山南麓的中心腹地,地层出露发育完整,沉积相型多样,标志典型,是华南最古老的元古界震旦系地层,国内外罕见的元古代具历刺结构的科马堤岩就奇迹般地出露在这里。专家们指出:室坛乡科马堤岩的发现是世界上的第二例,它对国内外目前正在研究华南早期地球的演化,地壳、地幔的发展,洋壳、陆壳的演变方式以及寻找多种矿物资源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近10年来,科马堤岩已吸引了瑞典、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前来考察,国内很多地质院校经常有学生到这里来上实习课,采集标本。室坛已成为科研、教学和国际学术交流的胜地,被中外专家称之为“自然地质博物馆”。
含乐岩
在天河街北郊一公里山脚下,有一天然石穴,高约10米,宽约100米,深约1公里,岩内有7洞,洞洞相通,岩内石笋林立,石幔成帘,奇峰异石,琳琅满目,有的如天女散花,有的如天上瑶池,有的如宝石龙灯,有的如八戒取亲。漫步穴内,如游仙宫,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天河知县林光棣曾入穴游览,并新笔手书“含东岩”三字于穴上,此岩因此得名。
雅乐仙洞
在县城西北32公里,天河街北郊(距天河街1公里)。系天然石穴,前临小龙江河,俯道河面,竹林低首,奇峰倒立,左首是“渔村晚照”,右首是“九江九曲”。前面是“圣水三潮”(此三处均为旧天河县八景之一)。岩口门上有正楷“雅乐仙洞”四字,苍劲有力,为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天河知县林光棣手笔。穴内另内外两层。外层开阔平坦,略呈圆形,各种石案,气势磅礴;内层稍狭,石笋石乳,千姿百态,精巧玲珑。有游客恐人不知,于穴内壁上书:“仙山琼廊在里头”。游人看后叹道:都说挂林芦笛好,此岩更胜芦笛岩。
神泉景观
罗城境内有各种奇特的泉水十几处,如“潮泉”、“油鱼泉”、“虾泉”、“乌龟泉”等,其中数潮泉的旅游价值最大。潮泉在小长安镇门豆村后山下,泉水自罅中潺潺流出,碧澄透底,每日潮涌三次。每当潮涌时,气浪翻滚,隆隆作响,水花越喷泉越高,宛如一条白龙升出水面,煞是壮观。而且水量也较常势增加二、三倍,经数分钟后,徐徐缩小,恢复如常。据县志记载已有干年历史,日日如此,甚为奇迷。
乐登桥
位于县城西南面约4公里处,该桥属圆形三孔石桥,始建于明洪武18年(公元1385年)。是罗城境内历史悠久,造型优美的桥梁之一。拱桥总跨度约27米,高3.6米,桥面宽4米。桥身由经雕凿过的方形石砖堆砌而成,整个桥为三孔,孔径3米,桥的两头除各有一石狗外,还铺有石阶通往桥面,桥墩底中央处两头用方石雕凿出鲤鱼尾状,桥面有两块象草鞋印的方石在石砖上,甚为奇观。对此,群众中淬有很多有关此桥的美丽传说。该桥属旧罗城风景之一(“乐登仙迹”)。
开元古寺
位于县城南面约4公里处,现属东门镇平洛村管区。寺庙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24年(公元1898年)重修。建筑群由前、中、后殿、厢房和天井组成,占地面积4余亩。中殿正脊随粱枋上墨书“大清光绪贰拾四年岁次戊戌季秋谷旦…………暨九甲绅民人等重修栋字”中后殿之间两侧各有一个月亮门。该寺1987年已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烈士陵园
该陵园1957年修建于县城北部凤凰山公园内,是罗城人民为纪念解放初期剿匪英勇献身的邹燕兆、杨光辉等14烈士而修的。陵园内有烈士塔、烈士墓。墓内是烈士的忠魂,墓四周是葱翠的桉树林。1984年移建于县城东北郊红珠山脚下,陵园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园内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中央有纪念塔,塔高16米,塔顶镶有五角星,墓前有英名碑,碑文记录有参加辛亥革命黄花岗起义献身的烈士,有解放战争和解放初期剿匪以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献身的指战员,共176名。纪念塔东西两侧各有一绿色的草地,周围有栏杆,草地和栏杆之间植有塔松。下部由两列分别为43个台阶组成的人行道。台阶与台阶之间植有宝塔松,台阶边缘有起伏的栏杆,整个陵园肃穆、雄伟、壮丽。
青明山庄园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青明山林场是自治区级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AA级旅游景区,也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一个国有中型林场,场部坐落在县城北部,距县城32公里。全场经营土地面积7019公顷,有林地面积5816公顷,杉、松林面积7万亩,其他经济果木林面积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8%,森林活立木蓄积48.3万立方米。
青明山庄园位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青明山林场林区内,负氧离子含量高,是一个绿色的天然氧吧。庄园由“采摘园”、“健身休闲区”、“仫佬族风情园”、“农家乐园”等4大园区构成。
“北京塘”
在仫佬族山乡,有一口奇特的鱼塘,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北京塘”。塘的面积有100多亩,塘的外观与其他鱼塘无异,但该塘内自然生长着无腥味的斑鱼、鲢鱼、点称鱼、黄鳝等,即使是从外地引来的各种鱼类放入北京塘中饲养一段时间后,也同样失去腥味。该塘所产的鱼个大肥壮,鱼外皮油亮,烹饪时鱼身出油,肉嫩香甜,骨质松软,不用另加花椒、沙姜、八角之类香料,同样味美无比。
风景
潘秋琳,1967年8月生,199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河池市委副秘书长。[4]
2018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2019年1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
2019年3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19年7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2018年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
2020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第四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2021年7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2021年8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
上一篇:怀柔南站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