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马河
乌马河,俗称回马河,黄河支流汾河在山西晋中市境的支流。《水经注》称蒋溪,蒋谷水。亦称回马谷水,乌马河,是太谷县境内第一大河。上游分东、西两源,以西源为正源,出太谷与祁县交界的上下黑峰、通天沟一带。民间有“乌马河的上掌,在通天沟炕上”之说。东源出榆社境内黄花岭(古称轩车岭),即白壁沟支流。西源由西南向东北流,东源由东南向西北流,至水磨坡隘口相汇。合流向西偏北至大河底村折向东北,流至念沟、官寨南,又以90度角折向西北,后经回马口出山。其间,相继有左岸的黑梢沟、新五科沟、南峪沟和右岸的长畛沟、小店沟、鳌脑河等支流汇入。
出山后流向渐转正西,经回马、王村间,阳邑、大白间、申奉、朝阳间,县城、韩村间、南六门、北六门间,于两六门村西入清徐境。其间,又相继纳入发源于境内南山的四卦、石河、咸阳等河,再向西至清徐县东罗村西北与象峪河汇流,复向西偏南入祁县境内汇昌源河,后注入汾河。乌马河全长93千米,太谷县境内长72千米,平均纵坡4.6‰。
乌马河是汾河的一级支流,发源地分东、西两源,西源在在太谷与祁县交界处上下黒峰通天沟一带,,东源在榆社县境内的黄花领,以西源为正源,两源在太谷水磨坡村南相汇,流经太谷县窑子乡槐树底、杨庄、窑子头、念沟、官寨、旁庄、经阳邑乡的回马与小白乡的王村间,出山口后经县城与胡村镇韩村间、贾堡与水秀间、于南、北六门村的西进祁县、清徐境内。期间。除上游左、右岸等支沟汇入外,出山口后又先后纳入发源于太谷境内南山一带的死卦河(东郭里和西郭纳入),石河(申奉与,孟家庄间纳入),咸阳河(祁县境内张家堡纳入),朱峪河(已成无尾河)等众小支流。在清徐县东罗村西北由纳入太谷县另一小河象峪河,复向西南入祁县境内,与昌源河汇流后于祁县苗家堡流入汾河。河道泄水能力从上至下平均为500~350m3/s。乌马河全长109.9km,流域面积500km2,平均纵坡18%,平均河床糙率0.025.
乌马河流域呈高原丘陵地貌,基岩山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200~1400m,回马口以上属砂页岩石山区和黄土区,坡陡流急,何故深切,基岩裸露,主河谷多呈“
U
”形,支流多呈“V”形。回马口至南同蒲铁路桥一带为倾斜平原区,海拔高程870m左右,河流低于两岸地面呈宽浅箱型,宽100~300m不等,最宽处阳邑至大白间近千米,河道纵坡逐渐变缓。铁路桥以西进入冲积平原区,海拔高程770m左右,河槽浅而狭窄。一般宽30~50m,河床高于两岸地面2~4m,形成悬河,历史上河道南北摇摆不定。乌马河流域属季节风影响下的大陆性半干旱气候。流域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474.5mm,但年际变化大,,最丰富年份降水量686mm(1988年),最枯年份降水量203.2mm(2000年)。降水量年内变化极不平均,大部分集中在汛期6月下旬至9月中旬,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640mm。年平均气温9.77摄氏度。无霜期175天,冻结深度65~70cm。流域内基本以旱年为主,冬春寒冷少雨雪,夏秋炎热多雨,近几年边闪一带常出现短时突发性暴雨。
1956~2000年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1545万立方米,但年际变化大,系列最丰富年份径流量4909万立方米(1988年),最枯年份径流量223万立方米(2000年),极值比达22。径流量主要集中在汛期洪水,平均清水流量600万立方米,平均输沙量56万t/a。
乌马河水质基本没有污染,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乌马河流域在太谷县境内包含窑子头乡、小白乡、阳邑乡、胡村镇、候城乡、城关乡、水秀乡7个乡镇42个村庄。其中除了窑子头乡为山区外,其余6个乡镇30个村(旁庄水库以下),共有人口4.20万人,沿河村庄耕地面积7.63万亩,旁庄水库有效灌溉面积9.43万亩。
流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瓜菜、谷子、棉花,建成了亚洲第一流的玛钢生产基地,流域内交通、通讯条件优越,南同蒲铁路、国道108线、太刑线穿越而过,县乡公路南北循环,并实现了平川村村通油路,通程控电话。
开发治理乌马河中上游旁庄村建中型水库一座(旁庄水库),水库为半重力式对食坝,坝高42m,库容1520万立方米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78平方千米,其中砂页岩石山区面积为208.5平方千米,砂页岩土石山区面积为69.5平方千米,河道水库以下平均纵坡6%。水库坝后建有水电站,形式为坝后式,设计流量1.14m2/s,设计水头34m,装机容量2台700kW。由于各种原因多年来只能结合灌溉断续发电,非灌溉期发无功电能,提高电网供电质量。年平均可发电84万KW.h,水库设计为年调节运用,但库容较小,由于防洪标准低,一直被列为险库,每年空库防洪,限制蓄水。下游各支流建有中小型水库4座(四卦水库、石河水库、咸阳河水库、象峪河的郭堡水库)。除了郭堡水库外,其余小水库控制能力较弱,防洪标准低,利用水量少。另有拦河引水工程80处,机电灌站70处,机电井1000余眼,沿河村民积极进行河道治理改良盐碱地,淤滩造地等多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流域内经济建设特别是农业建设的发展气了重要作用。[1]
2013年,太谷县对乌马河实施了综合改造工程,城区河道实施硬化处理。
上一篇:郭芳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