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蛙
胡子蛙
该种动物为世界级的珍稀动物,对环境的要求十分挑剔,主要栖息在海拔700—1800米溪流附近的山坡、草丛、树洞和石缝之中,此前仅发现于我国的峨眉山、雷公山等地,由于其蝌蚪期长,幼体要2-3年才能完成变态,生长周期比一般的蛙漫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目前,这种蛙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专家建议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重点保护。两栖动物,为特产。体长可达10厘米。身体背、面均呈蓝褐色,也有灰色。颜色特殊,上半呈蓝绿色,下半深深深褐色雄蟾上颌边缘有黑色角质刺,雄蟾蟾上颌边缘有米色小点。头部扁宽,前肢长于后肢,趾间有蹼。生活于山地溪流附近的草丛、树洞、石缝等处,捕食昆虫、蛞蝓、蜗牛等。主要产于四川峨眉山。又称胡子蛙、胡子蟾、角怪、子蟾。[1]
胡子蛙
胡子蛙头部扁平,鼓膜隐蔽。雄性的体长为86毫米,雌性的体长为71毫米左右。最奇怪的是它的眼睛,瞳孔能随着光线的强弱忽大忽小,巩膜的上半边是浅绿色,下半边却是深棕褐色。[1]它的嘴唇好像涂了一圈胭脂和粉,雄性的上唇的两边生着黑色的锥状刺,刺得数目差异也很大,最少的只有一对,其余的三根、四根、五根都有,最多的为三对。在它身体背部的皮肤上有极细的网状棱,四肢上的棱较为显著,呈纵行排列。体背皮肤的颜色为棕褐色,有许多不规则的黑斑,胯部有一个白色的月牙斑,身体腹面满布白色的小颗粒。它的后肢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附近,指端、趾端都很圆,趾间有很小的蹼。
眼睛瞳孔纵裂,眼球上部呈蓝绿色或者淡绿色,全身褐色,长有胡须,眼睛呈两种颜色。雄蟾上唇缘有10-16枚粗大黑刺,俗称“胡子蛙”眼内虹彩的颜色上半部为蓝色,下半部为黑色,上嘴唇长有一排黑刺,一眼看去,就像是长着一圈胡须。
吻部较其他蛙类显得宽扁而圆。繁殖季节,雄性髭蛙的上颔会缘生出不同数目、质地坚硬的黑色角质锥状刺,很像人类的胡须。
每到深秋的夜晚,都会从远处传来一阵阵“啊一啊一”的怪叫声,在岩峰溪涧之间回荡。在万籁俱寂的夜里,这种叫声常常令人心惊肉跳。
而尤以峨眉山的最为珍贵,峨眉山的“峨眉髭蟾”生长在上颌一周,具有明显的“胡髭”特征。
胡子蛙的卵
胡子蛙从受精卵到成蛙要经过半年,蝌蚪从卵中孵出要经过三年的水中生活,才能长成成蛙。雌蛙刚产的卵一团一团的,白色。秋季是胡子蛙繁殖的季节,这时当地村民不分男女老少,常结伴进山捕捉成蛙和胡子蚪,连卵团也一块采集。他们将捕获的成蛙和蝌蚪放在鼎锅里和大米一起熬粥煮食。过去,村民用有毒植物放入水中毒杀成蛙和蝌蚪,现在一些人干脆直接使用农药毒杀成蛙和蝌蚪。
它白伏夜出,捕食昆虫、蜗牛等。世界上现在只发现大部分颁布于中国东南和西南一带的极少数高山地区。在交配季节,雄蛙才长出角质刺。
胡子蛙的习性的确十分奇怪。每年11月,当青蛙已经开始冬眠的时候,它却进入溪水中准备繁殖,那奇特的大咧咧的怪叫声就是雄性为了寻求配偶发出的信号。雌性将卵产在溪流中,呈环状或团状粘附在石头的底面,每次产卵的数量可达335粒左右,卵的直径为3.4毫米,一端呈灰白色。
它的卵要经过一个月左右才能孵化成蝌蚪。蝌蚪大多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缓流处或回水荡内,全长可达91毫米,其中头部和身体长31毫米。它们的背面为深棕色,尾灰为色,有深色斑,体尾交界处有浅色的“Y”形斑。蝌蚪白天隐蔽在石缝内,以苔藓、藻类为食,大约再需要两个长冬才能长出四肢,经过变态成为小“角怪”。这种发育过程跟青蛙完全不同。
这种蛙对环境的要求十分挑剔,主要栖息在海拔700—1800米溪流附近的山坡、草丛、树洞和石缝之中,幼体要2-3年才能完成变态,生长周期比一般的蛙漫长,成活率很底,目前,这种蛙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1]
胡子蛙
1.池塘要求可选择庭院小水体养殖,也可利用池塘单养。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进水、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塘保水性能好,面积一般为67平方米~1334平方米,水深1米~1.5米。进水口、排水口设防逃设施,在池塘一角养殖一些水草如水葫芦,让鱼隐蔽、藏身。有条件的最好在塘基四周用网目为0.2厘米~0.4厘米的网片围起来,网高80厘米,底部埋入土中20厘米,以防蛇、蛙等敌害进入。放养前10天排干池水,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80公斤~100公斤每立方米洒消毒。2.鱼种放养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消毒液伤无病、规格整齐。一般大一点的池塘每667平方米放规格3厘米~5厘米的胡子蛙鱼种2万尾~3的尾,庭院小水体每平方米放80尾~100尾。鱼种放养时用3%食盐水浸洗10分钟左右。
喂3.饲料投喂胡子蛙的饲使来源广泛,螺、蚬、蚌肉、蝇蛆、蚯蚓、死鱼虾、屠宰场下脚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均可投喂。螺、蚬、蚌等投喂时要将壳打碎,使用粉状饲料最好与铰碎的肉浆拌合投喂,投喂配合颗粒饲料其蛋白质含量应在30%以上。每天投喂2次,为适应胡子蛙的摄食习性,投喂时间宜在清晨和傍晚进行。投喂量应根据气次日、水温、水质和鱼摄食强度而灵活掌握,并适当进行调整。一般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8%的摄食
4.日常管理养殖期间,要视一般每肥瘦程度,适当施用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以增加天然饵料,减少生产成本。经常加注新水,一般每隔7天~10天注水1次,高温季节每隔5天~7天注水、换水1次,每次注水10厘米~15厘米深,以防水次日恶化。每隔15天左右使用生石灰1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15克~20克,化水全池泼洒,以调节池水pH值,改善水质条件。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在下雨天要注意检查池塘拦鱼设施,防止逃鱼,并注意防蛇、鼠等危害。胡子蛙疾病较少,常见的有打印病、肤霉病、肠炎病。防治打印病,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对水全池泼洒;防治肤霉病,每立方米水体用小苏打400克和食盐400克对水全池泼洒;防治肠炎病,每立方米水体用强氯精0.3克对水全池泼洒,同时每50公斤饲料中加鱼必康100克,连喂3天。
上一篇:迈克尔史密斯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