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的基本原理
灭火基本原理四个方面
一、灭火的基本原理
由燃烧所必须具备的几个基本条件可以得知,灭火就是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其基本原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
1.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来说,能够持续燃烧的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一般可燃物火灾,将可燃物冷却到其燃点或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水的灭火机理主要是冷却作用.
2.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必须在其最低氧气浓度以上进行,否则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因此,通过降低燃烧物周围的氧气浓度可以起到灭火的作用.通常使用的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的灭火机理主要是窒息作用.
3.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或氧气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
4.化学抑制灭火:就是使用灭火剂与链式反应的中间体自由基反应,从而使燃烧的链式反应中断使燃烧不能持续进行.常用的干粉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的主要灭火机理就是化学抑制作用.
灭火的基本原理
1、隔离法灭火。隔离法灭火基本原理就是将燃烧物体,与可燃物质进行分离,或者是分割。燃烧无可支持物,就无法持续燃烧,然后逐渐停止。
2、窒息灭火法。基本原理为燃烧的持续需要有氧气去助燃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氧气空气进入到燃烧区,将燃烧物质与氧气隔绝,然后使燃烧不能持续,逐渐灭火。
3、冷却灭火法。基本原理为将低于火焰温度的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可以使燃烧物质的温度降到燃点之下,从而使燃烧停止,最常见的就是用水灭火。
4、抑制灭火法。基本原理为灭火剂与可燃物质进行亲密接触,抑制可燃因素的产生,使燃烧反应停止,最常见的就是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救火注意事项:
1、首先要搞清起火的物质,再决定采用什么灭火器材;
2、运用一切能灭火的工具,就地取材;
3、用灭火器灭火时,尽量远离火源, 灭火器应对着火焰的根部喷射;
4、人员应站立在上风口;
5、应注意周围的环境,防止塌陷和爆炸。
6、救火时的正确做法是脱去所穿的化纤服装,注意保护暴露在外面的皮肤,不要张嘴呼吸或高声呐喊。
灭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灭火的技术关键就是破坏维持燃烧所需的条件,使燃烧不能继续进行。灭火方法可归纳成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四种,前三种灭火方法是通过物理过程进行灭火,后一种方法是通过化学过程灭火。不论是采用哪种方法灭火,火灾的扑救都是通过上述四种作用的一种或综合作用而灭火的。
1.冷却法灭火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因素)之一,是在火焰和热的作用下,达到燃点、裂解、蒸馏或蒸发出可燃气体,使燃烧得以持续。冷却法灭火就采用冷却措施使可燃物达不到燃点,也不能裂解、蒸馏或蒸发出可燃气体,使燃烧终止。如可燃固体冷却到自燃点以下,火焰就将熄灭;可燃液体冷却到闪点以下,并隔绝外来的热源,就不能挥发出足以维持燃烧的气体,火灾就会被扑灭。
水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和很高的汽化潜热,是冷却性能最好的灭火剂,如果采用雾状水流灭火,冷却灭火效果更为显著。
建筑水消防设备不仅投资少、操作方便、灭火效果好、管理费用低,且冷却性能好,是冷却法灭火的主要灭火设施。
2.窒息法灭火
窒息法灭火就是采取措施降低火灾现场空间内氧的浓度,使燃烧因缺少氧气而停止。室息法灭火常采用的灭火剂一般有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以及烟雾剂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用水淹窒息法灭火。
重要的计算机房、贵重设备间可设置二氧化碳灭火设备扑救初期火灾,高温设备间可设置蒸气灭火设备,重油储罐可采用烟雾灭火设备,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设备可采用氮气保护,以利及时控制或扑灭初期火灾,减少损失。
3.隔离法灭火
隔离法灭火就是采取措施将可燃物与火焰、氧气隔离开来,使火灾现场没有可燃物,燃烧无法维持,火灾也就被扑灭。
石油化工装置及其输送管道(特别是气体管路)发生火灾,关闭易燃、可燃液体的来源,将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与火焰隔开,残余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烧尽后,火灾就被扑灭火。电机房的油槽(或油罐)可设一般泡沫固定灭火设备;汽车库、压缩机房可设泡沫喷洒灭火设备;易燃、可燃液体储罐除可设固定泡沫灭火设备外,还可设置倒罐转输设备;气体储罐可设倒罐转输设备外,还可设放空火炬设备;易燃、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装置,可设消防控制阀门等。一旦这些设备发生火灾事故,可采用相应的隔离法灭火。
4.化学抑制法灭火
化学抑制法灭火就是采用化学措施有效地抑制游离基的产生或者能降低游离基的浓度,破坏游离基的链锁反应,使燃烧停止。如采用卤代烷(1301、1211)灭火剂灭火,就是降低游离基的灭火方法。
上一篇:邯郸家购商城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