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狗
一、肉狗的品种有哪些
肉狗的品种有狼狗、哈巴狗、四眼狗、猎狗等。肉狗的狗种分布范围较广,全国各地均有,大多数属于土种狗,也有经过人工定向培养出来的少数品种,目前国内还较为缺乏良种的肉狗。在选择种狗时,一定要选无退化现象,神经类型稳定,体质健壮,生长发育快,抗病力强,繁殖力较强的公、母狗作种用。
二、肉狗养殖技术要点
1、根据消费习惯饲养
狗肉销售受季节影响较大,季节性消费较强,且不同地区市场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我国大多流行冬季吃狗肉“热补”的习惯,而春、夏、秋三季销量小,造成肉狗大量积压,增加饲养成本。
2、引种之前要三思
卖种者所说的利润是按肉种狗计算的,如按商品生产计算及肉狗的不断普及,每组肉狗是否还会有几千元的利润,农民朋友在规模饲养肉狗前,尚须静思一下。一般情况下,肉狗规模化生产后的价格将有所下降,预期获得的利润将难以达到。肉狗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特种养殖业,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将会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受肉狗品种、饲料、饲养技术、市场需求等各方面的限制,肉狗业不能盲目涉足,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狗场环境要优良
狗场要安静干燥,排水良好,通风向阳,冬暖夏凉。在果园建围墙狗场最佳(也可以利用空房、猪圈、羊圈等圈养),一般每栏面积为10-12米2,高度不低于1.5米,狗场内应配备消毒池、排污沟等设施和供肉狗活动、晒太阳的场所。
4、引种要多方考察
由于养犬升温太快,难免出现“炒狗”现象,造成犬苗质量参差不齐,损失很大。因此到引种地后,应不怕麻烦多方考察。首先要到几个大型、正规的肉狗养殖场或基地实地考察,看狗场规模、基础种狗数量、有无经营许可证、技术力量、养狗材料的档案记录和基地是否有产品回收能力等。然后根据自身财力、物力、技术水平,决定养殖规模和引种数量。
5、选择优良品种
肉犬必须增重快,个体大,产肉多,肉质好,方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用作肉犬生产的大多是以地方大黄狗、大黑狗为母本,以大型犬如牧羊犬、日本狼狗、黑背、大丹犬等为父本进行交配生产的二元或三元杂交犬,只能算作杂种优势的利用。因此引种时要一看档案资料、系谱记录;二看父母个体大小、生产性能;三看仔犬发育状况,体态特征等。
6、适量引进稳发展
因现行肉犬市场容量很大,因此不要急利好进,应量力而行,先少量引进,饲养一段时间初步掌握了饲养技术后,再扩大饲养规模,以免因技术失误造成重大损失。
7、免疫一周后外运
有些人买好仔犬后,要亲自看着打完防疫针后才装车,并且还要求注射五联苗或六联苗,以为防疫针打的越多越好。其实,犬只接种要在7天后才产生免疫力,若装车前打针,就会因长途运输、环境改变等应激因素,特别是带菌(毒)反而会诱发传染病,造成损失。
另外,由于仔犬免疫机能还不健全,注射多联苗效果反而不好,不能产生完全的免疫应答。常规的免疫程序应为:仔犬42-45日龄犬瘟热单苗(最好犬瘟热灭活苗、弱毒苗同用)首免,52-55日龄三联苗二免(犬瘟热、细小病毒、传染性胃肠炎),62-65日龄狂犬苗三免。为增加仔犬抵抗力,可在母犬妊娠45日龄时注射三联苗,以提高母源抗体浓度。所以,外调种犬应在首免1周后外运。
8、防仔犬大批死亡
仔犬大批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仔犬机体抵抗力差,加上环境改变、长途运输、高温严寒、阴雨连绵或防疫不当等原因而诱发疾病所致(大多为犬瘟热)。因此,在引种时千万不要购进体重低于3.5千克的幼犬,因为贪便宜买小犬造成全军覆没的已不在少数。
9、加强运输管理
引种之前,首先要阅读养犬资料或到引种场实习数日,以掌握基本的饲养管理常识及饲料配方。运输途中要喂种犬场提供的配合饲料,以免因饲料突然更换而造成应激;要定时停车饲喂、饮水,但不能喂得太饱;注意夏防中暑,冬防贼风。搞好车内卫生、通风透光工作。到达目的地后,不要急于增加肉食,不要立即大量饮食,应限量饲喂2-3天,饲料中添加相关药物更换自配料应逐渐进行。
10、饲养期精心管理
狗舍温度一般夏天要控制在35℃以下,冬天保持在12℃以上,相对湿度以50%-60%为宜,每天要定点清扫狗场1次,训练肉狗定点排粪。仔狗当年用五联疫苗接种3次,以后每年加强一次;平均每隔1个月左右。在饲料中加入氟哌酸粉剂或大蒜素等,预防肉狗肠炎、感冒等常见病。
上一篇:清末新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