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编制
日军编制
我是刚刚讲过,这个问题简单给您解答一下:
关于抗战时期的日本军队编制,先来看陆军:日本陆军编制并没有采用其它绝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的班、排、连、……旅、师体系,而是别出心裁的构建了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的编制体系和接近3万人的规模,从结构到规模都显得与众不同。主要参考的是一战前的旧德国陆军编制。
分队:
相当于班,每个分队13人,包括分队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加强分队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掷弹筒小队:
稍稍大于排,一般由7人小队部、三个13人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8人掷弹筒分队构成,共54人。加强配置时,每个分队15人,加强一个掷弹筒,整个小队62人。在中国战场,日军还曾有另一种小队编制:每小队6个分队,每分队8人,只有3个分队配置机枪,加正副排长,全小队50人中队:
远远大于普通连,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3个54人的小队。共181人。有时会加强2-4挺重机枪甚至1-2门九七式90mm轻迫击炮或92式步兵炮
大队:
远大于普通营,但小于团。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四个或三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55人的炮小队。极少部队会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并在 中,可能分到20毫米反坦克枪,编成多个反坦克枪小队
联队:
这是日军单一兵种最大的作战单位,被日军视为团级单位,大约3800人。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一个81人的弹药小队,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一个122人反坦克中队,一个通信中队。此外有少量医生和卫生员
日军还有炮兵联队。配属普通师团的野战炮兵联队编制2322人,有3个688人的炮兵大队,各装备12门75毫米野炮或山炮。
配属战车师团的汽车牵引炮兵联队开始由2个大队(6个中队)编成,装备机动九〇式野炮24门1945年增编三中队制自行炮大队1个。
师团:
日军基本的战术兵团,是日本陆军最高一级的固定编制单位。七七事变前,日军有17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
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2旅团、 旅团下辖2步兵联队,另有骑兵、炮兵、工兵、辎重各一个联队。其中山地师团总编制人数为28500人平原师团总编制人数为25000人。
此外还有一些独立的特种兵部队:骑兵旅团(辖2个骑兵联队与1个骑炮兵联队、1个装甲车队)、坦克联队、独立工兵联队、独立野炮联队(36门120毫米榴弹炮与12门75毫米野炮)、独立野战重炮兵联队(24门150毫米重榴弹炮)、野战(攻城)重炮兵联队(16门100毫米加农野炮)、独立(攻城)重炮兵大队(8门150毫米加农野炮)、迫击炮大队(中型迫击炮36门)、独立山炮兵联队、电讯联队、铁道联队等等。
“我军部队编制人数”(日军部队编制及人数)
解放军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再过几年也该有百年历史了。
发展的今天,解放军在编制上也已经现代化和标准化,有过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编制。那么这些编制都各有多少人呢?
班排连的编制其实就同样的编制,不同的军种差别很大。
介于解放军在历史上一直是以陆军为主,那么我们就讨论这些编制在步兵队伍中的规模。首先是最小的班,班是各国军队最小的单位,因为时间影响规模也很不一样。
在二战时期,一个班基本是10~12人,基于需要也会出现15人的大班。不过到了现在,各国军队在经过现代化和机械化改革后,班这一单位的人数已经降低到了9人,解放军的一个班也是9人。
班这一单位之所以变小,和火力以及指挥有效性有很大关系。二战时期各国军队使用的还是手动步枪,最多是美国那样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火力密度相当之小。为了提升火力密度,各国才在一个班里塞10个以上的士兵。
后来随着各国工业发展,自动步枪得到运用,火力密度在上去后各国军队自然不需要靠增加人数提升火力密度。相反,因为一个班里有10个以上的士兵就会出现难以指挥的问题,所以各国均在冷战时期不断缩减步兵班的规模。
同理,因为班的人数在不断缩减,所以排的规模也有一定程度的缩减。一个班通常由三个排组成,以前一个班最多时能达到15人,所以一个排多起来能有个40人。到现在随着部队精简化,一个排也就差不多30人固定了。
到了连一级,一个连下面有3个排,人数也是因为班这一级的人数变化有所变化。
以前的时候解放军一个连差不多是120人,一些加强连甚至有150人甚至更多。现在解放军的连都是“小连”了,三个排的30人加起来也就90人,再加上连部也就百来人。
营团的编制到了营一级,就出现了编制数量的变化。
以前解放军一个营下面通常是3个连,有一些会再加个机枪连,加上营部人数在400来号人左右。但2016年时中国大力进行部队合成化改革,传统的营一级单位被废弃了,现在一个合成营下面下辖了7个连,人数自然更多。
当然,合成营下面的7个连不全是步兵连,所以人数相较于传统的营没有多太多。
解放军一个合成营下辖3个步兵连,1个坦克连,1个炮兵连,1个作战支援连,以及1个后勤保障连。其中步兵连加起来是300人左右,坦克连是40多人,炮兵连和支援连都是50来号人,后勤连是60来人,再加上营指挥部,一个合成营差不多是500人,比传统的营多了100来号人。
虽然人数只增加了100人,但火力相较于以前可加了不少。以前一个营除非是专门的机械化营,单就步兵营来说也就有几门重机枪。现在一个合成营下辖14辆坦克,还有10多辆步战车以及20来门榴炮和火箭炮。
团一级编制通常下辖3个营,人数基本在1200人左右。不过按解放军的历史,1200人的团只能算小团。
在八路军时期,因为国民政府只给三个国防师的编制,因此八路军只能在团一级单位下面多塞营一级单位。像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下面居然有8个营,算上民兵武装有1万来人。
所以八路军时期我军一个团有3000来号人再正常不过,5000~7000人的大团也有不少。后来新中国成立,这样的情况依旧在延续。正常的一个团大概是2000人左右,同时我军也有人数达5000~7000的加强团。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上世纪70~80年代苏联的压力,我军的国防模式是预设的打全面战争甚至是世界大战。所以当时解放军分为满编部队和缩编部队,满编部队就是人数加满,各编制都扩充到极限。
缩编部队就是只保留战斗骨干,到战争来临时征召新兵补充,从而实现快速扩充战斗力。因此在平时这种缩编部队在人数上比满编部队少不少。
旅师军的编制不过到了2016年我国军改,团这一级编制取消了,因此这个编制下有多少人也就没有了意义。
至于一个旅下面多少人,八路军时期一个旅通常下辖2~3个团,比如说《亮剑》中出现的386旅在抗战最开始就是2个团。
所以按道理来说,当时一个旅的人数在4000~6000人不等。当然以解放军实际的发展情况,鬼知道抗战后期我军一个旅有多少人。
现在解放军的旅是合成旅,一个旅下辖8个营。其中4个合成旅,防空、后勤、支援、炮兵营各1个。不过在旅的人数上倒是没太大的变化,一个合成旅依旧是6000人左右,人数已经固定死了。
旅上面是师。1949年建国之后,解放军不怎么采用旅这一编制,通常一个师下面是3个团。因为缩编部队和满编部队的影响,师的人数也是变化很大。
上世纪解放军既有人数在6000人左右的师,也有人数达到极限,有1.2万人甚至是1.5万人的师。
至于军一级编制,以前一个军下辖3个师,一个军人数最多时能有4.5万人,正常情况下则是3万人左右。当年抗美援朝,前期上朝鲜的志愿军每一个军的人数都是4.2~4.3万人的样子。
不过在我军合成化改革后,解放军取消了师一级编制,一个集团军下辖6个合成旅,每个合成旅6000人,6个就是3.6万人左右。
上一篇:美国签证好办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