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心咒全文
观音咒,又名六字真言,大明陀罗尼、六字箴言、六字大明咒、嘛呢咒,是观世音菩萨心咒,源于梵文中,此咒含有诸佛无尽的加持与慈悲,是诸佛慈悲和智慧的音声显现,六字大明咒是“嗡啊吽”三字的扩展,其内涵异常丰富,奥妙无穷,蕴藏了宇宙中的大能力、大智慧、大慈悲。此咒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常诵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和利益。仅从字面上解释,不过是“如意宝啊,莲花哟!”一句感叹语句,是一句未念完的佛经,或是仅表现出赞美观世音、憧憬幸福的心情。经典上教导我们“但取其声,不取其义”。这才是学习陀罗尼真言的正确法门,每一个字都代表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不可以凡情世俗之智去分解字面。
中文拼音参考发音,现代汉语读音:唵(ōng)嘛(ma)呢(nī)叭(bēi)咪(mēi)吽( hōng)。中古汉语读音:唵[qemx]嘛[mr?]呢[nri]叭[phr?t]咪[m?i]吽[heux]。汉地、藏地、蒙古发音有微小的不同,初学者可按佛法清净传承者的发音为准比较如法。
观音咒释义
“唵”表示“佛部心”,念此字时要身、口、意与佛成为一体,才能获得成就,“嘛、呢”二字,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又叫嘛呢宝。据说此宝隐藏在海龙王的脑袋里,有了此宝,各种宝贝都会来聚会,故又叫“聚宝”。“叭、咪”二字,梵文意是“莲花”,表示“莲花部心”,比喻佛法像法像莲花一样纯洁。“吽”表示“金刚部心”,是祈愿成就的意思,即,必须依靠佛的力量才成达到“正觉”成就一切、普度众生、最后成佛的境界。藏传佛教将这六字视为一切根源,循环往复念诵,即能消灾积德、功德圆满。
六字大明咒可去除无始以来的业障,且如同诸佛菩萨亲临灌顶,更无价的是六字大明咒用是六种智慧来对治六道众生不同的烦恼:
唵:白色之平等性智光,净除在天道中之骄傲及我执,断除堕落、变异之苦。
嘛:绿色之成所作智光,净除阿修罗道中之忌妒,断除斗争之苦。
呢:黄色之自生本智光,净除人道中之无明及贪欲,断除生、老、病、死、贫苦之灾。
叭:蓝色之法界体性智光,净除畜牲道中愚痴,断除闇哑苦。
咪:红色之妙观察智光,净除饿鬼道中之悭吝,断除饥渴苦。
吽:黑蓝色之大圆镜智光,净除地狱中之瞋恨,断除热寒苦。
受持六字大明咒的无量功德,即使是诸佛亦无法尽诉,其中的一些功益如下:
1、受持者的身体疾病及障碍将会被净除。所造的语业被净化,种下妙音的种子。所有意念之无明、愚痴将被净除,得到佛菩萨智慧的加持。
2、受持者若精进的修持,可将凡夫之身口意转化成佛菩萨之金刚身口意,甚至可将肉身修练出舍利子。
3、受持者甚至只念诵一遍六字大明咒,亦可获得无量智慧,终将升起慈悲心且圆满六度波罗密。此外,他将生为转轮圣王,达到不会退转的菩萨境界以至开悟。
4、凡有人或非人[见、闻、觉、受](看见、听到、忆念、触及)到六字大明咒,他即刻种下成佛菩萨的因。
三大咒:《楞严咒》、《大悲咒》、《尊胜咒》
十小咒:《如意宝轮王陀罗尼》、《消灾吉祥神咒》、《功德宝山神咒》、《准提神咒》、《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陀罗尼》、《药师灌顶真言》、《观音灵感真言》、《七佛灭罪真言》、《往生咒》、《大吉祥天女咒》。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有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全文包括标题共计268个汉字(此处以通行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版本计算),却蕴含着佛教的大智慧及人生的诸多大智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心经》是阐述大乘佛教中空和般若思想的经典,是所有佛经中翻译次数最多,译成文种最丰富,并最常被念诵的经典,有广本及略本两种本子,汉传佛教通行版为唐朝玄奘译。这部经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胜,就相当于释迦牟尼佛的心脏一样,收于大正藏第八册。无论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名字还是内容都堪称是大乘佛教的经典之“经典”,般若核心之“核心”。
注:“般若”是“般若波罗蜜多”的略称,是指一种大乘佛教的佛、菩萨所具有的不同于凡俗之人的智慧,它既是大乘佛教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也是观察一切事物的准则。般若的意思是知晓一切事物的大智慧,波罗蜜是指到达极乐的彼岸,所以连起来可以理解为:带着看透万物本源的智慧,脱离尘世苦海。
《般若波罗蜜心经》 注音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xīn jīng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心 经
guān zì zài pú sà xíng shēn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í ,
观 自 在 菩 萨,行 深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时,
zhào jiàn wǔ yùn jiē kōng dù yí qiè kǔ è
照 见 五 蕴 皆 空,度 一 切 苦 厄。
shè lì zǐ sè bù yì kōng kōng bù yì sè sè jí shì kōng kōng jí shì sè
舍利 子,色不 异 空, 空 不 异 色,色即 是 空, 空 即 是 色。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yì fù rú shì
受 想 行 识,亦复 如 是,
shè lì zǐ shì zhū fǎ kōng xiàng bù shēng bù miè bù gòu bù jìng
舍 利 子,是 诸 法 空 相,不 生 不 灭,不 垢 不 净,
bù zēng bù jiǎn shì gù kōng zhōng wú sè wú shòu xiǎng xíng shí
不 增 不 减,是 故 空 中 无 色,无 受 想 行 识,
wú yǎn ěr bí shé shēn yì wú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wú yǎn jiè
无 眼 耳 鼻 舌 身 意,无色 声 香 味 触 法,无 眼 界,
nǎi zhì wú yì shí jiè wú wú míng yì wú wú míng jìn nǎi zhì wú lǎo sǐ
乃 至 无 意 识 界,无 无 明,亦 无 无 明 尽,乃 至 无 老 死,
yì wú lǎo sǐ jìn wú kǔ jí miè dào wú zhì yì wú dé yǐ wú suǒ dé gù
亦 无 老 死 尽 。无 苦 集 灭 道,无 智 亦 无 得,以无 所 得 故。
pú tí sà duǒ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xīn wú guà ài
菩 提 萨 埵,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心 无 罣 碍。
wú guà ài gù wú yǒu kǒng bù yuǎn lí diān dǎo mèng xiǎng jiū jìng niè pán
无 罣 碍 故,无 有 恐 怖,远 离 颠 倒 梦 想, 究 竟 涅 槃。
sān shì zhū fó y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gù dé ā no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三 世 诸 佛,依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故,得 阿 耨 多 罗 三 藐 三 菩 提。
gù zhī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shì dà shén zhòu shì dà míng zhòu
故 知 般 若 波 罗 蜜 多,是 大 神 咒,是 大 明 咒,
shì wú shàng zhòu shì wú děng děng zhòu néng chú yí qiè kǔ zhēn shí bù xū
是 无 上 咒,是 无 等 等 咒。能 除 一 切 苦,真 实 不 虚。
gù shuō bō rě bō luó mì duō zhòu jí shuō zhòu yuē
故 说 般 若 波 罗 蜜 多 咒。即 说 咒 曰:
gā dì gā dì bō luó jiē dì bō luó sēng jiē dì pú tí sà pó hē
揭 谛 揭 谛,波 罗 揭 谛,波 罗 僧 揭 谛,菩 提 萨 婆 诃。
能增长大智慧,福报,能去除贪、嗔、痴。透悟佛教根本思想,开啟智慧,自觉而觉他,自度而度人,而获圆满之觉行、利益众生。
1、抄经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净口净身,我们的手触及万物之表,抄经一定要手心洁净。其次要心诚,以恭敬心慢慢书写,切不可急躁,要一边专心抄写,一边思考法义,以增长智慧。
2、经是一种修心方式,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不要中途而废,以培养自己长期的精进心。获得很大的功德利益。
3、抄经字体要工整,抄写经书的过程中不能书写潦草,不能有错别字,或者抄漏或者抄写重复了,如果真的不小心抄写错误了,可以用涂改液将错别字盖住,写上正确的字或者用另外一张纸重新抄写,抄错后还要和佛菩萨忏悔道歉。
4、抄经不要有功利心,如果为了“功德”而去做事,即无功德可言,即使做利益众生的好事,如果有贪功德之心,也同样没有功德(但会有福德,能够得到利益对象的感谢与回报)。
5、抄写的《心经》,也为法宝,处置与正常流通的佛经相同,当以恭敬之心放置干净高处,如有佛堂,可置于佛台,恭敬供养礼拜,功德无量。
6、抄经要记得回向,回向即是分享,不能独享,我们要把抄写经书的功德回向给一切的众生,愿一切的众生都能离苦得乐,脱离苦海。
上一篇:圆柱底面周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