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口
宋朝人口
提起南宋,大家的第一印象大都是无能、腐败、内忧外患,连朝廷也被称为“南宋小朝廷”。
其实,南宋并不弱,虽然“偏安一隅”,但实际上比北宋也差不了多少,北宋面积为280万平方公里,人口最多时为1.12亿,而南宋为200万平方公里,人口为8500万,基本上都是北宋的三分之二,而且,在经济上,南宋甚至比北宋要更加发达,GDP占到了当时全世界的一半。这绝不是“偏安一隅”能形容的。
那么,为什么南宋承受了这么多的负面评价自然是因为在抵御外辱上的无能。
应该说,南宋不管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是秒杀金国的,能征善战的名将也是层出不穷,比如岳飞、韩世忠、吴玠、虞允文,即使放到整个中国历史上,也都是数得着的名将,但为什么南宋却被金国压得喘不过气来呢
关于这个问题,历史学家们早已研究出了很多原因,在这儿就不一一列举了,咱来说一个风水上的原因。
南宋开国时,赵构先在南京应天府登基,请注意,这个“南京应天府”可不是我们通常说的那个南京,而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因当年赵匡胤在这里做过官,后来就成了北宋的陪都,改名叫“南京”。
因商丘距离金国太近,不安全,赵构就准备在南方找个地方定都。那么,哪个地方合适呢赵构派了十几位当时最有名的风水大师去各地考察,最后得出了两个选择,一个是真正的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根基深厚另一个就是杭州,在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在此定都,成为繁华富庶之地,欧阳修曾写道:“钱塘自五代时,不烦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有朋友说了:怎么不选上海啊上海多强啊好吧,上海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才正式开埠,逐渐成为富庶之地,你让赵构提前700年去干吗带着大臣打渔吗
赵构的意思是去南京,龙盘虎踞之地,之前也有不少王朝都在那里定都,据说当年诸葛亮去了南京,惊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
但是,一位风水先生说了一句话,让赵构惊出了一身冷汗。
什么话呢大意是这样的:南京有龙脉而无龙气,一开始会很好,但很难长久。
看看历史上在南京定都的王朝,确实如此,最早的东吴,到后来的东晋,再到南朝的宋、齐、梁、陈,一开始都很强大,但很快就没落了,最短的齐朝只有28年,陈朝也只有33年。即使是到了近代,在南京定都的民国,也只有短短的38年。
至于南京为什么有龙脉而无龙气,在历史上有两个传说,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灭掉吴国和越国之后,楚王认为南京的狮子山王气太盛,就让人在狮子山下埋了大量的黄金,以镇住王气,不得再出帝王,这也是南京名为“金陵”的由来。
另一个传说是秦始皇到南京,随行的方士说,这里龙气太大,五百年内必出帝王。秦始皇一听,这还了得我建立秦朝,是想让我的子孙代代坐天下,哪能让这个地方再出帝王啊于是下令将南京的龙脉断掉,以泄龙气。
不管怎么说吧,南京是不能定都了,那就只好去杭州了。但这时候一位风水大师又说了,杭州也不是很好,背靠的天目山地层太浅,而且很多断层,根基不深,难聚龙气。
这句话,又让赵构出了一身冷汗。
最后赵构说,南京也不好,杭州也不好,那么还有哪里好
风水大师们又开了个会,最后得出了结论:还是选杭州吧,虽然难聚龙气,但总比没有好,至少可保大宋一百多年基业,只是富而不强。
赵构一听这话,也只好这样了,老祖宗的北宋不也是一百多年吗我还求什么于是,赵构于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迁都杭州,并改称“临安”。
看看杭州的地理,确实如此,北面有天目山,南门有钱塘江,属于风水极佳的“山环水抱格”,而且还有京杭大运河、西湖、西溪等众多水系,湖网密布,根据“水主财”的理论,杭州自古以来都是富庶之地。
话说马云选择在杭州创办阿里巴巴,是不是也有这个原因
当然,光有水是不行的,杭州背靠的天目山多有断层,根基不深,也注定了南宋富而不强的命运。
宋朝有多少人口(宋朝是世界上首个人口1亿的超级大国)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吴晓波老师的《浩荡两千年》。
01公元960,经历了群雄纷争的五代十国,赵匡胤建立了宋朝。有人说,宋朝是政治制度上最没有建树的一个朝代,也是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朝代,史书上向来有:暴秦、强汉、盛唐、弱宋的说法。
但今天要讲的不是其政治制度上的优劣,而且要从经济和工商业发展的角度,这个时期在历史上却是非常重要和相当繁荣。为什么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会如此繁荣呢?今天我们聊聊。
宋太祖赵匡胤
首先,宋朝是一个温和的朝代,表现在几个方面。
1:百年无内乱。
2:开国后100年4位皇帝,四圣百年。
3:兵不血刃,改朝换代,没有让民间受苦。
4:100多年没有诛杀一位大臣。
5:对周边采取怀柔政策。
南宋和北宋相加有300多年的历史,其文治策略超过了隋唐和元明清。其18位皇帝都没有出现类似汉武大帝这样的铁腕帝王。温和的政治策略,为经济和工商业繁荣提出了基础。
杯酒释兵权
02其次,在经济上所有几件事,值得关注:
1、引进水稻
水稻产业亚洲热带,自从今天越南北部引入我国后,长泾流域每年可以种植两季甚至三季。大大提升了粮食产量。宋朝的垦土面积7.2亿亩,南方水稻亩产353市斤,远超于前朝,水稻的引入有两个方面影响,一方面确立了南方经济中心的地位,素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同时,养活了一个庞大的帝国人口。10世纪这场粮食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容小窥。放眼全球,欧洲的类似粮食革命发生在16世纪,西班牙和英国从美洲引入了马铃薯和玉米,解决温饱问题,最终推动大量资本主义的萌芽。
2、人口超过1亿
到公元1200年,宋朝的200多年间,人口从5000多万,增长到了1亿,成为地球上第一个超过1亿人口的庞大帝国。水稻的引入可谓居功至伟。人口的增长,也是宋朝不敢肆意夸张,采取了怀柔和稳定在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
3、科技进步
长时期的长治久安,也给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四大发明中的三项都是在宋朝发明的。包括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而且在科技发展上,宋代也领先于世界,在数学、天文学、冶炼和造船术等技术方面世界一流。同时宋代人还懂得利用活塞运动制造热气流,发明了风箱,这一技术传到欧洲,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
034、工业发展
宋朝企业规模之大,超出了之前任何一个朝代,在徐州的冶炼中心,就有36个,共计5000人以上,首都开封的军匠就有3700多人。在1080年前后,中国的铁产量可能超过了700年后欧洲除了俄国以外地区的总和,在11世纪左右,中国的煤产量甚至比工业革命前夕英国还要多。
5、经济繁荣
宋朝取消很多禁令,比如商人不能骑马等,对工商业人士的态度也更加认可,还放松了价格管制等,可以认为近1000年来中国商业流通的运营模式在这个时期基本定型。开封(当时首都汴京)人口达140万人,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清明山河图足以表现其当时的繁荣景象。
清明上河图(局部)
04第三,在经济制度上,宋朝还开创了很多先例,至今受用。比如:
1、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第一批股份制合伙公司诞生。这样要比欧洲早500年。
2、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出现,甚至还出现了私人银行的雏形。
3、定金制度开始广为流传,以及职业经理人阶层萌芽。
这些商业规则的形成,也是当时经济和金融繁荣的一种表现。
但在如此繁荣时期,历史学家们至今没有找到一个在当时非常大的富豪或者家族。这也让历史学家们比较纳闷。这其中有几个原因。
05宋代国营种类之多,几乎全部的资源性、必需性和暴利性行业,包括盐铁、茶叶、酒业、香药等行业被国家垄断,同时一些生活商品,包括针线、服装、肉食等可以民营经营。使得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形成了鲜明的分界线。
另外,形成垄断后,宋代还允许官员经商,这是完全不同于之前朝代的政策,宋代立国之后,官员收入很低,县令甚至只够买10斤肉,根本养不活家人。
在经济形态上,宋代可谓建立了自己独有的,而且维系之间的经济模式。从先秦到汉初的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的世族经济,然后是隋唐的士商合流,到宋代,终于定型为士绅经济,也就是官商经济。
权贵资本的泛滥同样体现在土地上,与汉唐不同,宋朝是一个“不抑兼并”的王朝,对土地采取放纵的政策,因此五六层的土地及财富都集中在少数官员家族手中。以至于宋朝的高官中巨商不胜枚举。另外,在宋朝对资源的垄断,还创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买扑”,一种是“钞引”。买扑类似后来的招标承包制度。而钞引就是后来的特许经营制度。官员可以缴纳一定数量的钱财换取经营凭证。
当时的盐业和其他垄断行业政府经常采取类似的做法。买扑和钞引的诞生,是工商业发展的一个制度性进步,它使得政府在获得垄断利润的前提下,开放流通和开采领域,激活了市场的能量,这与宋代的工商业繁荣有很大关系。
06但同时,民间也彻底丧失了重要资源的控制权。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总结宋朝的两个特点:
第一,宋朝的经济制度创新就是前朝所未见的,在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和企业制度方面都出现了重大演进,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工商制度建设,在此时基本定型,延续上千年。
第二,到了12世纪末期,中国人口超过1亿,成为一个超级大国,也就是这个时候,科技创新几乎停滞。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
上一篇:多春鱼是什么鱼
下一篇:没有了